【0802】取弹头没那么简单-《交换人生俱乐部》
第(2/3)页
然而手眼观天是必须用右手开启的,他就只能用左手拿手术刀,这让与他比较熟悉的巴拉图、卡德莱都有些疑惑,大卫先生好像不是左撇子吧?
郝俊现在顾不得这些细节了,把整只右手覆盖在弹孔周边,用最快的速度确定了弹头的纵深位置和肌体的损伤程度等等,左手持手术刀切了进去。
从体内取弹头,可不像电影、电视上演的那样,随便拿把刀子,顺着弹孔进去一扒拉,弹头就被弄了出来,骗鬼呢?
肌肉、血液等肌体组织都类似于流体,只不过密度较大而不均匀。高速运动的弹头将动能传给肌体组织的过程,就等于高速物体将动能传给周围流体的过程。
高速弹头侵入肌体组织时,受到肌肉、血液等的阻力后,在弹头的前方和两侧会形成高压冲击波,向各方快速传播,并将肌体组织向各方推压而形成所谓的“爆炸空腔”,也就是空腔效应。冲击波的压强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肌体阻力的作用而逐渐衰减至瞬时平衡状态,将形成膨胀起来的最大瞬时空腔。
弹头的部分动能转变为肌体的弹性势能,在瞬时平衡态过后,弹性势能使肌体组织收缩,又将原来胀大的组织拉回到原来的位置,并由于肌体组织的惯性作用,在原空腔轴线附近形成第二次高压波源,再次出现膨胀和收缩过程,脉动数次后才能消失。
弹头的一部分动能消耗于肌体组织的阻力,另一部分在拉压和剪切皮肤、肌肉等组织,当弹头远距离命中目标或者动能不大时,就不能贯穿肌体而停留于体内。
也就是说,弹头的入口即身体表面的弹孔虽然不大,但进入体内后,由于剧烈的冲击和震荡,动能会向四周组织扩散,造成的创伤就会扩张拉伸,并迅速向前蔓延。横着看所造成的创伤截面时,就像是不规则的鹅毛,弹孔是鹅毛的管状横截面,体内的创伤就是羽毛部分,但形状很不规则。如果形成了贯通伤,出口绝对要大得多。
弹头初入体内的通道,往往会形成灼紧的感觉,再往里的羽毛部分却非常的宽松。所以无论用什么样的刀子切入弹孔,都等于要先扩大了创面,然后才能在里面扒拉着找子弹,中弹的想忍住,得有关公忍受刮骨疗毒的毅力。
别看之前犀牛可以站着不倒,甚至剧烈奔跑、撞击偷猎者的车辆,但不进行麻醉就给它取子弹,或者它在手术的过程当中醒了过来,那是绝逼要暴怒的!
犀牛腿上的肌体组织,那是相当的紧致,要不然也承受不住那么重的身体。
郝俊用了十几分钟,才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次伤害的情况下,把犀牛腿里的弹头取了出来。
然后就是清理创口里的肌体组织,上药,缝合,包扎。
郝俊把这一切忙完后,由于体能消耗太大,脑袋上渗出了密密麻麻的细汗,还有眩晕的感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