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下意识的敬畏之心-《交换人生俱乐部》


    第(2/3)页

    “既然你这样说了,那就这样定下吧,等他们来参加短训的第一天,我就把下个月5号毕业典礼的事情先散播出去,看看有多少人主动来捧场。一点都没表示的,哼哼,下一次别想有短训名额。”

    正式教学的第一天上午8点,郝俊走上了讲台。

    教学地点依然在国际会展中心4400平方米的大会议室,依然是现场教学和网络教学同步进行。

    时间只有短短半个月,涵盖了那么多的语言体系,现场的氛围远胜于网络教学,所以有资格到现场的自然都是精英人物,要不然都怕承载不了郝俊的快节奏、大容量知识,其他学员只能从网络上接受教学了。

    因为之前教学的反响都很好,这一次的教学模式不必有什么大的变化。不过语言体系的变化太大,具体安排肯定有所不同。

    算起来时间还是很紧张的,郝俊和学员们礼节性的互动后,就进入了主题,先开始讲所牵涉到的各大语系的重大差异,足足讲了一上午。

    当天下午,从本省范围内接触最多的外语体系开始讲起,再扩展到现场学员比较有代表性的省市范围内经常接触的外语体系。因为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较多,不可能讲述那么详细,只是做简单的综合剖析。

    郝俊开讲的时候,台下寂静无声,即便是自己听不懂的语言体系,也都很自觉的不影响其他学员,以免耽误不必要的时间,致使现场的气氛有些紧张和严肃。

    所以郝俊第二天决定活跃一下气氛,因为气氛过于紧张严肃的情况下,对教学效果不见得有好处。心情轻松的时候,听课、跟读和理解才会事半功倍。

    整整一天,郝俊持续讲述了最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的外语,尤其是一些发音不准的和方言闹出的笑话,涵盖了他这一次的教学区域,分寸拿捏得极好,举例也诙谐风趣,引得学员们不时的发出笑声。

    第三天到第八天,郝俊开始分门别类的讲述和在座的职业密切相关的外语,从不同的角度和环境进行论述,特别强调了一些重点词句的应用和晦涩难懂的方言土语,进行类比和举一反三,全方位剖析。并让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跟读、记录,便于加强记忆效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