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好你带了针灸针。”陆轩一脸庆幸。 看着陆轩递过来的针盒,年轻医生愣了许久,这才从陆轩手上接过针盒,吸了口气,一脸佩服:“主要还是你厉害,不然就算有针灸针也没用。” 差不多的年纪,人家已经可以做到用针灸救人了,他至今连病人的脉都没摸过,这差距也太大了。 年轻医生感慨万千。 之前看到陆轩拿过针盒的时候,他还想过阻止,毕竟病人的情况实在太过严重,根本不是他们这个层次的医生能搞得定的。 现在想起来,他都忍不住脸红,甚至发烫。 自己不行,不代表别人也不行。 年轻,也并非就没有真本事。 只是,他疑惑的是,对方这么厉害,怎么会去卫生院的? 按照他的理解,这么厉害的中医师,不说市中医院了,去区中医院坐诊肯定没有任何问题。 “哥,能……能跟我说说怎样才能像你一样吗?”年轻医生一脸期望的看着陆轩。 说完,又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显然,就连他自己也觉得问这个问题有些太突兀了些。 陆轩有些意外的看着他,想了想问道:“你学的也是中医?” “差不多吧,我学的是中西医结合。” “西医我接触的不多,我们就说中医吧,你觉得中医最重要的是什么?”陆轩问道。 没有心声这项神奇的能力之前,其实他跟眼前这个跟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医生没什么两样。 自己感受过的,他很清楚那种感觉有多难受。 “做到将医书内容牢记于心?”年轻医生下意识的给出了一个答案。 “那只是基础。” 陆轩摇摇头道:“中医看病的基础,是必须做到将几本重要的医书内容牢记于心,但却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还是实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临床经验,做到将自己所学与实践相结合。 中医成才周期长,找工作难,这是现实,难在刚毕业的学生,不可能具备成熟的临床经验,而积累临床经验,又确实需要历练的时间,这对刚毕业的学生,就几乎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死结。 你正在经历这个过程,而我也在经历这个过程。” 说到这里,陆轩顿了顿,又继续道:“中医治病,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两手,方药和针灸。 开方需要很高的思维技巧,不容易学到,要很长的实践,才能做到每方必效。因此不能期待初出茅庐的时候或者只干了几年临床,就能开出多少好方子来。 这不现实,也不可能。 而针灸不同,针灸没有太多艰深的理论,经络、穴位及其治法都比较固定,比较规范,记熟悉后,就可以动手实践。 你如果觉得脉诊开方很难,不如转变一下思路,将经历放在针灸上。 当然,要成为精通针灸的临床家,绝不比开方子治病简单,也绝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切不要误会,以为我是贬低针灸,以为针灸很容易就能精通。 我只是说,针灸比较容易入门,特别是实践机会比较多,天天可以实践。” 年轻医生迟疑道:“可是我只是刚毕业,医院也不会给我接触病人的机会。” “对,的确不会。” 陆轩笑了笑:“但我们可以先拿自己“开刀”,在自己身上扎针,练习手法,熟悉穴位,体验针感。 先扎足三里、三阴交这些简单穴位,既安全,又有补益作用,长期扎,还可以强壮身体。 说句开玩笑的话,取得一些初步体验之后,再拿同学、父母、亲戚、邻居“开刀”。 有了几年的实践,就可以积累不少经验。 世上有这么多的人有病,有这么多的人没有钱看病,有这么多的病看不好,针灸治病疗效好,不花钱,容易学,你为什么不早一点把它拿起来呢? 医圣张仲景就在书中有言:“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我觉得,中医的针灸,就是实现这个理想的最好手段之一。” 等你精通了针灸,再去思考开方也不迟,要不要这么做,你自己可以好好想想。” 年轻医生想了许久,这才朝着陆轩微微点头:“谢谢。” “没什么谢不谢的,我就是跟你说了一点浅显的道理。”陆轩摆摆手。 中医针灸,比脉诊开方要简单地多。 最关键的是,可以拿自己试手。 方子的话,却是不行。 而且,针灸学精了,一样可以治很多病。 中医那么多条路,不一定非得走最难的那一条。 一技之长在手,就已经胜过太多学中医的人了。 年轻医生想了想,抬头问道:“哥,你们卫生院中医科还招人吗?我想跟着你学中医。” “为什么?” “因为你是第一个愿意跟我说这么多的,我在医院也实习了一段时间,虽然做的是助手,但连病人的脉都没摸过一次。” 很凄惨,但这也是大多数实习生的归宿。 并不是每一个医生都愿意对助手亲囊享受,更多的是,不想多说,有时候并非不愿意教,纯粹的不喜欢麻烦。 带一个助手,比看病要麻烦的多。 要让助手尝试,要解释,原本看一上午病都不需要说太多的话,可带助手的话,可能一上午嘴巴都停不下来。 关键是,说的多了,人家还不一定明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