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水师都统-《少年大将军》


    第(2/3)页

    无心插柳之下一众皇子中反而是李玄慈名望最高,平日里也甚得万隆帝宠爱。

    李玄慈处世很有分寸,少有生事,勤于研习兵武,曾几何时,得太保李承烨、牧王李承文等一众武将推许,崭露头角,有几分与李落分庭抗争之意。

    禁军悍将霍裁乱,卓城中的后起之秀,诸如太傅义子凌孤眠都与英王相交莫逆,称得上是卓城中的新气象。

    让李落始料未及的是十皇子晋王李玄悯,随着年岁渐长,渐渐懂事起来,一举一动颇有大家之风。

    礼贤下士,从行事做法中仿佛还能看见李落的几分身影,不以出身名望论英雄,麾下有一帮年轻的寒门才子。

    只是初入权利中央,人微言轻,眼下还没有什么起色,不过假以时日不可限量。

    眼前所见都是明面的势力交错,只是这些人又有多少是真心实意,又或者是别有用心,就算几位皇子自己怕也拿不准,倾轧异己的同时还要防着自己人。

    不过朝中历来对结党觊觎皇位的事深恶痛绝,三公尚算中正,虽有纷争,但也是在权势规矩之中,不曾有越轨的事发生。

    李落捏了捏眉头,怅然不已,皇后太师虽说落定,但太子之位空置多年,朝中百官党同伐异,争的不亦乐乎,万隆帝似乎还乐在其中,到底有多少人能看见大甘四境暗伏的兵危**。

    此时此刻的李落成了众矢之的,兵权政务集与一身,不是太子,权利却还胜过太子监国。

    三公九卿见到李落都恭敬有加,位高权重,只是没有不进则退的说法,进则生,退则死,已到了如履薄冰的地步。

    李落放下枢密院密报,低语沉吟道:“慧王李玄泽,这个时候你留在卓城,到底是什么用意?”

    李落回返卓城掀起的波澜渐渐平息下去,明争转为暗斗,几个皇子很有默契的不再在万隆帝面前争强斗狠,都盯着李落的一举一动。

    李落言出必践,废立重臣的事已经不是一两件了,如果能得李落相助,太子之位凭空多出几分把握来。

    只是李落并不想置身其中,一心一意放在巡检一事上,忙于朝政。

    原本是好事,只可惜猜测多了,似乎倒落实了李落监国的传闻,坊间无风起浪,万隆帝俨然有中意李落为太子的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