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上次那个老道士也是这般慈祥、和睦,带走了几十个人,但最后却没有一个人回来。 很多人都说这些人走运,是跟着老道士享福去了。 但他却不这么认为。 现在的他们就如同蝗虫一样,人嫌狗厌,毫无价值。 天上就算是掉馅饼,也不会掉在他们的头上。 里面肯定有人想在他们身上打什么主意。 他们兄妹要是去了,肯定就是自投罗网了。 少年转头问道:“妹妹,有没有力气?” “有一点了。” 少年说道:“那我们就进城吧。” “现在我们这个样子,城门的守卫会让我们进吗?” “这个你别管,我有我的办法。” 片刻后,兄妹两人亦步亦趋地走到了鹿陵城门之下。 少年嘱咐道:“过一会儿,进城门的时候尽可能把你腰板挺直一点,这个瓦罐不要了,扔掉。” 小女孩有些不舍,但在兄长严厉的目光下,还是将缺了口的瓦罐扔在了脚下。 一旁的少年默不作声,则将手中的拐棍外面一层裹着的破布抽出,露出里面崭新而精美的剑鞘。 然后将宝剑挂在了腰间,朝着城内走去。 等走到了城门下,守在城门的两个守卫拦住两人厉喝道:“丐民不准入城。” 听到有人怒喝,小女孩有些慌张和胆怯,默默藏在了少年的身后。 少年却不为所动,脸上镇定毫无惧色道:“你们可见到腰挂君子剑的丐民?吾乃君子,听闻郡守威名,一路风尘至此,特来投奔。难道你们要将郡守的门客拦在城外吗?” 他双手朝天抱拳,继续道:“圣人有言,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倘若让郡守失去一个左臂右膀,你觉得你们能担待的起责任?” 两个守卫相视一眼,觉得这个少年谈吐不凡,不是一般人,索性没再多言,放任两人进城。 少年手扶着宝剑,抬头挺胸走进了城内。 等见后面的守卫没再追过来,他就将腰间的宝剑重新用破旧的布袋装好。 “哥,我们进城了,现在要干嘛?” “投奔贵人。”少年头抬也不抬的说道。 说完,少年拉着小女孩走进了城中。 城里一片热闹之意,街里的人摩肩接踵。 各类叫卖声、喝彩声,以及一些孩童的打闹声,不绝于耳。 少年鼻翼扇动,贪婪的嗅着空气中飘来的食物的香气。 有肉饼、油炸饼的味道,甚至还有一些细微的酒香。 “卖糖咯,卖糖咯。” 兄妹两人闻声看去,见一个商贩挑着一担糖,手中敲着铁铃铛,叫卖着。 “是饴糖。” 小女孩见到这一幕,彻底走不动路,眼睛死死的盯着那个商贩。 不仅是小女孩,连少年也是如此,他想了一会儿走了过去,打算试试游说这个商贩。 却没想他刚一靠近,就被商贩怒目而视,甚至还要拿出打狗棒来。 “哪里来的叫花子,一边去,不要耽误我做生意。” 少年腹中饥饿,一身气力也发不出来,只能干瞪眼,看着这一切。 大街的另外一侧。 刚才武王府中出来的高延士一脸的愁容。 他昨日与殿下信誓旦旦,可真从王府中走出来之后才发现两眼一抹黑,想要把鹿陵里大大小小的势力给摸清楚,难如登天。 一来,他在城中并无鹰犬,无人可用;二来,他是对城中之事还没有头绪,不知道如何下手。 麻烦的是,他发现他在出宫之后,似乎有人跟踪,盯着他行踪轨迹。 答应殿下的一月之期如今已经过去了四日,在以上种种因素影响之下,高延士现在依旧是一无所知,不禁有些焦急了。 刚被商贩给赶走的少年,有些气愤不过。 可是现在的他仅是喝了一碗米汤而已,身上既无钱也无力气,面对商贩的欺凌,只能作罢。 这时,他一抬头看到了不远处高大的高延士。 少年见高延士身穿锦服,仪表堂堂,在一众百姓当中仪表堂堂,稍微考虑了一下,带着妹妹走了过去。 “哥,咱们这是?” “贵人来了。” 少年走了过去,观察了一会儿,见高延士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他就知道可能有机会。 于是他直接走去,将手中的长剑横在身前,双手奉道:“草民张义,愿献宝剑,替大人分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