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她的身世-《姑娘,让我格一下》
第(2/3)页
……
……
方未寒从襄阳城中出去,一路向南前进,找到了安置在城南的铁卫大营。
有广陵王令和东宫白泽符在,大营门口的士兵并未多加盘问。
方未寒走进大营,发现士兵的营垒大多由木头撑杆和帆布蒙皮组成,在最顶上还覆有油纸层防雨,而营区内高悬数个巨大灵石灯,提供夜晚的主要光源。
荆州多雨,凭借油纸层防水仅仅是权宜之计罢了。营区内有许多士兵正赤膊搬运着圆木与石头,看上去是要搭建更加坚固的房屋以作长期驻扎准备。
军营面目有些杂乱,但仍然能称得上一句齐整。士兵们各司其职,并未出现打架斗殴等大规模骚乱,比方未寒曾经见到的监门卫要好上不少。
陶琰治下的长垣铁卫军纪严明,远非大周一般军队可比。
方未寒在营垒正中的一座垫高的木质建筑里找到了陶琰。
这里应该是军营的主帐,也是长垣铁卫的议事大厅,地面铺陈颜色各异的兽皮,墙壁两侧有斧钺悬挂,长垣甲士驻守门口,戒备森严。
见到方未寒进来,陶琰便屏退了营帐内的守卫,并放下手中的经卷。
老头子瞥了他一眼:“安抚好你的王府后院了?”
“唉……不容易啊。”
方未寒叹了口气。
“不容易是应该的……两个八姓本家大小姐,再加上我那孙女,哪个不是万中无一的女子?不如说她们能够在你身边和平相处,这才是最奇怪的事情。”
陶琰啧啧称奇。
“你小子……在这方面的天赋称一句天下第一,不过分。”
方未寒就权当是他在夸自己。
“陶公,咱还是说正事吧。”
他熟练地给陶琰沏茶,同时给自己也倒上一杯。
“我这次来荆州呢,是想从您这借点人。”
陶琰接过方未寒递过来的茶,满意地笑了笑。
“都给你准备好了。”
方未寒:“?”
陶琰斜了他一眼:“呵,老夫料事如神,猜测这点小事情还不是手到擒来?”
方未寒突然想到一件事情。
<div class="contentadv"> 在自己将马镫展示给陶琰观察的时候,他曾经意味深长拍拍自己的肩膀,并说让自己留着用。
当时方未寒还以为这句话只是随口一说,现在看来……
难不成陶琰在那个时候就知道消息了?
方未寒谨慎问道:“陶公……难不成,我会在授职仪式当上东宫卫率这消息,您早就提前知道?”
陶琰摇摇头,没有说话,只是举了举手中的茶杯。
方未寒心领神会,并没有继续追问。
奶奶的方遵,什么都不告诉我是吧?
“一共三百人,大概一个团营,肯定够你用了。”陶琰说道,“他们的家眷都在长明城内,想着离家近点,不愿再在边关苦寒之地熬着。”
“这都是长垣上下来的棒小伙子,还是军队中的骨干军官,你可得给我好好珍惜。”
方未寒当即保证:“陶公放心,他们来了东宫卫率就都是我的兄弟,起码也能混个总旗当当。”
“一会儿你拿着你的虎符去找我的亲卫,他会带你去找一个叫杨风起的人,他是这支队伍的总管。”
“我明白。”
方未寒又和陶琰商讨了一番具体的部队交接事宜之后,突然想起来了另外一件事情。
“陶公,最近我还有一事不解。”
陶琰:“说。”
“允姜她为什么那么厌恶皇帝?”
“而且……除了皇帝之外,她对魔修的那种憎恨,更是远超于我。”
陶琰默然不语。
他放下茶杯,长叹了口气。
“允姜有没有跟你说过她的身世?”
“说过一部分,没有太详细地展开讲。”方未寒皱眉回忆,“我只记得,她的母亲叫做顾清安,是顾苍峦的后代。”
陶琰站起身来,看着营帐外挥汗如雨的将士,耳边响彻的是呼号的号子声。
“顾清安,上一任的清明伊尹,不到三十岁就已经突破明武六转境界,是那个时代最璀璨的顶尖修士。”
提起这件事情,陶琰的语气复杂而低沉,像是久久不能释怀的遗憾与悔恨。
“掌管着清明的顾清安,和长垣铁卫之间没有多少共同话题。她本来不该和我儿子有任何的交集。哦,我的儿子陶楷,也就是姜姜的父亲,当时还是铁卫的一个小小执戟。”
“当时陶楷进京采买物事,正巧遇见拜火神教的人在祸乱百姓,他和他们大打出手,受了伤。但没想到却因此给我拐了个儿媳妇回来。”
老将军摇头失笑,脸上的神情有些怀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