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孙家人这时无依无靠,没粮没钱,只能跟着谢家。 谢大郎对门吏这么容易就放他们进城一事,感到有些奇怪,问丁小武,丁小武就道:“听说朝廷下令了,责令泾州王尽快安置流民,除了开仓放粮外,还要劝流民回乡重建居虎偃,以工代赈,给百姓一口饭吃。” “朝廷没有问罪泾州王?”谢湛问。 出了这么大的事,死了那么多人,都是泾州王导致的,难道朝廷就没有追责? 丁小武不太懂这些,也没渠道打听,就摇摇头。 然后道:“东门设有粥棚,那边有人统计流民户籍和数量,一部分人跟着去了矿上做工,不想去的,就想办法回乡,等居虎偃开始修建了去做工。三四年后,等土地恢复了,就发还土地,还回乡种田。” 谢湛摇摇头,灾民千难万难来到泾州,身上盘缠用尽,哪有能力再回乡?这以工代赈有不如无。 再说修建居虎偃哪那么容易,那么大的工程,没有一个清廉能干的人主理,再建一遍,仍旧是劳民伤财,白辛苦一场。 泾州城很大,很繁华,道路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傅蓉娘面露缅怀之色,她从小在这里长大,生活了十几年,祖父也死在了这里,葬在了这里。 高氏安慰她,“等咱们安顿下来,就去祭拜傅老,你若是想回去泰康堂看看,也让老五送你回去。” 傅蓉娘含着泪点点头。 穿越了大半个泾州城,小武带着他们来到镖局租住的地方。 ps:猜猜看,山坳的军队属于谁? 陆阿牛看到在树下阴干的是什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