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 十一车间-《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3/3)页

    这点在轧钢厂里并没有重视,或者说现阶段轧钢厂的工艺流程,并不需要流水线的模式,就能完成任务。

    工人们仍旧停留在各自为战的阶段。

    但拖拉机可不是各人做各人的就能大量生产的。

    或许,单独某一部分的优秀工人,比起全能优秀工人,更适合拖拉机的生产。

    见杨小涛思索的模样,杨祐宁跟几人对视一眼,并没有打断。

    显然,杨小涛是同意这种方法的。

    于是杨祐宁等杨小涛再次看过来的时候,便开口问道,“你觉得,这样做行不行?”

    “有什么建议?”

    说完抱着膀子,一副看戏模样。

    其他几人也是如此,本来今早上的谈话就是提前跟杨小涛打个招呼,宣布一下结果。

    现在杨祐宁这么问,几人也想看看杨小涛有什么主意。

    毕竟,这还是个不满三十的青年。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哪怕表现上已经堪称惊艳,但国人固有的经验,还是让他们再慎重一番。

    杨小涛没看出几人的深意,以为只是几个参考意见。

    随即便将心理想的说出来,流水线的工作方式也被提出,刘怀民眼前一亮。

    他去个毛熊那里考察过,也见识过流水线的威力,但这次并没有考虑进去,就是怕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主持工作。

    毕竟,流水线不是简单的将整体拆分城部分,还要有严格的技术把控,它需要将各部分安装到一起,使整体发挥出效能来。

    这其中稍微有一部分不合格,就会影响到整体。

    这种模式,轧钢厂还没试过。

    拿来用到拖拉机这么重要的生产上,还是拿不准主意的。

    至于杨祐宁他们也是如此。

    他们原先想的就是找一部分人,分成几组,然后同时进行生产。

    他们测算过了,只要十组人手,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同时进行工作,五天一台拖拉机完全可以,后续熟练后,可以缩短到三天。

    如此,一个月最少可以提供五十台拖拉机,满足领导的最低要求。

    可现在听到杨小涛这样说,貌似比自己的方案更优化啊。

    杨小涛开始列举例子,“咱们就说蒸汽机的生产。”

    “完全可以根据部件生产难易,拆成三部分。最难的变速器交给八级工,扭矩这些容易的,四、五级工就能完成。”

    “如此下来,根据图纸设计做出来的部件,安装在一起,就是完整的蒸汽机。”

    杨小涛说完,杨祐宁回头对刘怀民无奈说道,“怎么样?我这提议没错吧。”

    “这是你的提议?这是咱们四人的决定吧。”

    “那也是我说出来的。”

    “行了,正事要紧,一会儿还要开会。”

    刘怀民催促着,杨祐宁将手里的计划书递给刘怀民,后者看了眼失望的摇头,将其赛会桌子里。

    杨祐宁回头看着杨小涛,“你说的很好,正是我们想到。”

    陈宫撇撇嘴,这计划书上可不是这么写的,他们一晚上没睡就是商量着找什么人,抽调多少高级工人,甚至怎么分组,怎么安排地方都讨论了。

    现在看来,这一晚上算是白费了。

    “所以,我们打算,让你来做这个十一车间的车间主任。”

    杨祐宁说完,杨小涛还以为是做技术支持,毕竟研发组不就是干这个的嘛。

    可仔细一听,登时瞪大眼睛。

    “啥?主任?”

    杨小涛看着杨祐宁,对方肯定的点头。

    “不不不,不行,这主任干不了。”

    “我这管着二十几号人就头疼了,这几百号人咋管?”

    “厂长,你们太高看我了,论年龄,论资历,那几个车间的主任,哪个不比我强啊。”

    杨小涛连忙摆手,他是真没想过当这个主任。

    能够成为技术研发科的科长,已经让他在轧钢厂里冒尖了,这要是再当上主任,那风头可就出大了。

    二十四岁的主任?

    还是轧钢厂这种上万人的大厂子,说出去人都不敢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