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焦循落榜-《督抚天下》


    第(3/3)页

    “是啊,可里堂也有里堂的路要走啊。”阮元想着已经北上应考的焦循,未免也有些担忧:“但里堂既然已经准备好了春闱之事,还是希望他一举得中吧。”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

    嘉庆七年的会试,就在这样一道四书题中拉开了帷幕,而这一年京城贡院中的国字三十五号,正是焦循。试卷下发之后,不少考生便即开始琢磨考官风气,以图迎合考官,而焦循唯独岿然不动,只以自己所思所念略加构思,便即下笔。随后五经文、策论,自也如行云流水一般作答了下去,眼看试卷所问,自己俱皆熟稔,笔下所言也是清楚流畅,文笔兼备,焦循也不禁畅想起了自己进士及第的样子。

    然而一个月后,礼部的金榜之上,却没有焦循的名字。

    “这、这……这是为什么……”礼部出榜之日,焦循也到了金榜之前,一个个看着榜上姓名,却无论怎么找,也找不到自己,吴廷琛、李宗昉、朱士彦、李仲昭、朱存……就是见不到焦循。

    “这……这不可能啊……”焦循也不禁自言自语道。

    “里堂兄,这……这也太可惜了。”焦循身旁一位友人也不禁安慰他道。这人名叫孙尔准,字平叔,也是这一科的落榜举人,因籍贯无锡之故与焦循相识,但他是乾隆朝广西巡抚孙永清之子,家世却与焦循截然不同。这时见焦循也没能考中,不禁叹道:“里堂兄,当日出考场之时,你将自己四书头场卷子默写下来给我,当时我看着,依你这般文章,就算拿会元我也不稀奇啊?而且你策论也是条条清楚,句句言之有物,我看了都自愧才华不济,想着这次考不上也认了,可你这又是何故啊?”

    “平叔,我……我不知道。”焦循也不知其中因由,只得连连叹息。

    这时,焦孙二人忽听背后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焦相公、孙相公,是您二位没错吧?我家主人现已回府,对二位科考之事亦有所耳闻,有些要事,想和二位相公商议,却不知二位相公可否移步?”焦循回头看时,果然是一张熟悉的面孔,正是去年江宁贡院之前,带了自己去见英和的那位英府仆人。

    孙尔准这时也认出了他,而且二人似乎之前便已相熟,只见孙尔准忙上前作揖道:“既然是英侍郎邀请,在下怎敢不往?倒是在下这次入京来得匆忙,竟未能主动拜访英侍郎,还要向侍郎赔个不是呢。”

    焦循却一时无言,不知是否应该再见英和一面。

    孙尔准看焦循尚在犹豫,也上前劝道:“里堂兄,英侍郎和我因家父之故,少年时便即相熟,他从来礼贤下士,愿意为朝廷引荐人才,里堂兄若是科举上有不解之处,或许问问英侍郎也好。而且……英侍郎这两年升迁甚速,想来是皇上已经看中于他,若是你不愿前往,只怕……”他本想说焦循得罪不起英和,但转念一想,焦循从来梗直,多半不会为其权势所诱,是以还是把后半句咽了回去。

    “平叔,不必说了,我去。”焦循想着鸡鸣寺之会,尚有些疑惑之处不解,便也答应了孙尔准和那英和家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