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第一届医师交流大会(感谢 浮生如流水的月票~)-《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不论李家的人如何想,李三娘照旧过着每日外出当值的日子,旬休时领着露珠儿回李家吃顿饭,和家里人说说话。

      不过也要说,因着大理寺判决了刘超绞刑一事,李三娘再次在长安城里火了一把。

      虽然大家也都知道,刘超的死是律法的结果,但是,李三娘这女官的身份终究是给长安城里来往的人添了新的话题。

      永平坊,医药三堂内。

      临近午时,医堂里也没有病患来了,老李医师和崔医师(这俩是李三娘之前在永平坊医药三堂坐诊的时候的那俩老头,不知道你们还记得不?)起身活动腿脚,顺便凑在唐明月身前打听有关李三娘的事。

      老李医师和崔医师再是没想到当初靠着数种技法换得考试资格,考进长安医药联盟的长安城里的第一个女医师李三娘,不过数年的功夫,她竟然能进了太医署,做起了女官来了。

      这就对比着老李医师过去内心里那般对女娘夫人的瞧不起,就是个笑话。

      “这女娘教好了,也是能和儿郎一般建功立业的啊!”

      是的,李三娘进了太医署,做了女官,创建了妇产堂这事儿在老李医师来看就是建功立业!

      一个医师在此时的最高成就不过就是进太医署,再厉害点儿那就是成为太医署署正,正儿八经的五品官。

      这差不多就是一个医师在此时的最高点了。

      一个男子医师都不一定能做到的成就,李三娘一个女娘做到了!

      要知道,在李三娘之前,太医署里的女娘最多就是个医女,是替男医官给后宫里有品级的娘娘们看诊、熬药、按摩做杂事的存在啊。

      要不然,为何代代行医的人家里竟然还是没出几个女娘学医呢?

      一自然是家里的女娘培养出来,就算进了太医署,那也只能做个最低等的医女而已;

      二嘛,当然是女娘最后都得出嫁,哪怕像陈雁芙和之前的李三娘那般出嫁前家里能给陪嫁几个药方子,就已然是对孩子好的了;

      更多的不过是给些银子,这就很不错了。

      因为女娘出嫁了,就成了别人家的人,这行医的窍门和经验,自家代代总结出来的药方子和技法,为了家族,自然就是传男不传女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