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3-EP1:釜山行(19)-《CNC苍蓝暮光》


    第(2/3)页

    “……当时推举你做护卫司令官,不是要让你蛮干的。”旁边同样须发皆白的老者有些心虚地举起了右手,“前线部队都在他们手里,我们能动用的军队太少了。”

    “他们以为委员长会留在平壤。”首领冷笑着,“所以,我才特意和委员长调换了行程,也是委员长本人打算去开城……咳咳……”他一不小心吸进了不少烟雾,“别看这些人平时开会的时候鼓掌一个比一个热情,要是他们真的拥护委员长,就不会打算在今天逼宫。”

    这是赌博,也是投机。他们选择了支持委员长,选择从军队中撤走资源而决定将资源投入市场的那位领袖。权力不仅会腐蚀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也以同等程度腐蚀着那些准备攀爬金字塔的挑战者。选择大权独揽的君主一旦失去权力,他们用以强调权力的一切举动都会成为束缚他们的枷锁。然而,没有任何权力能够凭空建立在政令和文书上,缺乏基础的权力只是妄想。军队就是能带来权力的一种工具,而执掌军队已久的将军们产生了自己也能攀上金字塔顶的幻觉。

    “金斗源副委员长不会白白牺牲的,我们的对手已经放松警惕。”首领开始拨打电话,同时对着依旧有些畏惧的同僚吩咐道:“林光哲,告诉其他人,按原定计划开会。”

    自认为胜券在握的护卫司令官和他的同伴们离开了目的,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疾风骤雨。但是,最先接触军事情报的组织往往比他们更先一步看清局面,这一疏忽带来的后果则是不堪设想的。即便护卫司令部刻意低调行事,他们采取的措施依旧被时刻关注着平壤局势的侦察总局发现。

    一份报告被交到了侦察总局局长李泰瀚的办公桌上。在普遍老龄化的军队高级将领中,红光满面又显得身强力壮的李泰瀚比因营养不良等原因而看起来瘦小的同僚们具备了更多的气势。这些试图保持着过去简朴生活的将军们还没有打算随便尝试较高程度的义体化改造,再说他们不能不在乎委员长对此事的态度。

    “委员长本人去了开城?”陆军大将李泰瀚放下报告,疑惑地望着同样不知所措的下属,“这么说,朴光东目前是留在平壤喽?”

    “是,朴光东护卫司令官目前负责平壤的保卫工作,他还要求委员会的其他成员立刻去开会——怎么了?”

    李泰瀚抓起桌上的办公电话,口齿不清地告诉电话另一头的军官准备好直升机,而后从衣帽架上拽下了军大衣,并将大檐帽扣在了头上。看到李泰瀚摆出一副逃跑架势,后知后觉的下属终于明白了上级的打算,但是他还不相信情况恶劣到了如此地步。

    “快走。”李泰瀚干脆利落地下达了命令,“再晚一点,我们就跑不掉了。”

    不知道从朴光东的行动中发现了什么的侦察总局局长决定逃跑,他当然不会有机会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其他人。遇到一只食肉猛兽的探险者只需要比同伙跑得更快,而不必快过野兽。对外界发生的一切浑然不知的其他部门安分守己地负责各自的工作,即便是各怀鬼胎的将军们也试图在表面上的和气彻底消失前维持现有局面。他们都是历经大风大浪的老人,心态的变化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决策的风格。

    名义上,朝鲜的军队应当归属国防省管辖。即便事实上军队的指挥权在委员长手里,国防相依旧被视为军队的象征之一,受到所有军人的尊重。不过,仅看国防省这间办公室中屏幕上的画面,不知情的外人恐怕会以为他们正在打算协助韩军北上。无他,屏幕上显示出的正是平壤附近的驻军位置和各部队的活动情况,以这些胸有成竹的参谋脸上的笑容推断,他们的秘密谋划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今天就要得到检验成果的机会了。

    “朴光东怕是已经被吓傻了,他肯定会相信我们不敢调动军队。”会议室中充满了乐观的气氛,仿佛他们能够轻易而举地实现瓮中捉鳖,“只要再下令沙里院的驻军出动,到时候护卫司令部的兵力完全无法和我们对抗。”

    “不过,也有传言说朴光东试图策反沙里院的军团级别指挥官……”

    “不必担忧,如果我们把平壤控制好,谁也没法阻止我们。”

    国防相崔英植得到的消息是,朴光东被派往开城出席一个无关紧要的活动,这足以说明委员长已经妥协了。护卫司令部指挥的军队本来就少,再加上护卫司令官本人不在场,如果他们采取强硬态度甚至摆出不惜动武的架势,护卫司令部只会缴械投降。是否在今天除掉朴光东,并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谁都知道朴光东的权力和指挥权来自委员长。当委员长错误地决定对金斗源遇刺一案进行冷处理并在今天将朴光东外派时,他的失败已经注定了,胜利属于更能代表信条的军人们。

    “委员长还是太年轻了。”崔英植大将发话了,其他幕僚愿意洗耳恭听,“先军,以军队为先,是前两代委员长定下的基本方针。不加强军队,那么美利坚帝国还有南朝鲜就会抓住我们的缺点,趁机削弱我们并试图把我们彻底摧毁。让百姓饿肚子也是迫不得已,这完全是美利坚帝国的敌对措施造成的……再说,我们还有大东合众国的援助,对不对?”

    “委员长的想法是好的,只是手段太幼稚。”另一名军官不加掩饰地批评起委员长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东合众国即将彻底击败美利坚帝国并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我们的苦日子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两国,是在最艰难的日子里结为兄弟之邦的血盟之国,这是不可改变的铁律。”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前景感到乐观,护卫司令部的反常平静自然引起了一些人的警觉。

    “但是,我们的行动是不是太顺利了?”会议室中终于有人提出了不同观点,“当年,崔书龙不是也被委员长轻而易举地除掉了吗?”

    “崔书龙没有军队的支持,纵使获得了陆军大将的军衔,终究是个文官。”崔英植不以为然,“我们可不一样,我们是共和国的根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