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东莱故事(四)-《汉皇刘备》
第(2/3)页
这时候,大家开始渐渐反思了。刘备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目光扫了一圈,发现包括卢敏在内,都若有所思的模样,便开言道:“孔曰成仁,何为仁?仁之大者,为国为民,如管仲,纵其小节有亏,然德被天下,故宗师仲尼依然赞之为仁!”
刘备又道:“治国之道,岂在唯礼唯孝?礼者,分夫妇父子君臣上下,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礼与孝,人之本能也,常情也,治国平天下,岂可凭此?先秦之时,诸子之学并显于世,兵者,墨者,法者,阴阳者,纵横者,皆可称儒。而后宗师仲尼出世,儒家独领风骚至如今。国朝数百载,历数三公九卿宰辅之流,或重法,或通兵事,或通经济,或为杂家,何也?盖因礼与孝,乃治国之表,其他诸术,为治国之根本也。”
一直说儒家,其实儒家诸经虽然很多,但没有一个纲领性的东西,仁政王道什么的,显得很虚。而各代儒门名臣治国手段,无外乎法治,经济,农家等等,而所谓的仁义礼孝,不过是成为了自身道德修养的一种要求罢了。你是名士便可以不拘礼;你是不可缺失的大臣,父母死了便可以夺情不守孝;至于仁义,对政敌,对外寇,对仇人,就从未见士大夫讲过仁义。都是恨不得你死我活。
这个时候,有人已经思想混乱了。尼玛,从小所学的不是这样的呀,不过刘五郎讲的又好有道理,其实士子们又不傻,这种情况他们潜意识里早就知道,只是没有人提及,他们就强行让这种想法休眠罢了。
刘备继续推销他的观念:“道家有《道德经》,兵家有《孙子兵法》,然则儒家大义散于诸经之间,《诗》长于礼乐,《易》长于卦辞,《尚书》、《春秋》长于史,《礼》则长于礼仪,何哉?”
这时就有人抹汗了,儒家诸经多得不得了,然后根据传承的不同又一分再分,比如《诗》又分为《韩诗》、《毛诗》;《春秋》又分为《左氏春秋》、《谷梁春秋》,后面的《易》、《尚书》皆是如此。又有历代大儒作注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章句繁剧得不知道有多少。所以压根就没有一个总论性的理论流传。
此时诸子皆被刘备之言所吸引,哪里还想得到这人是之前他们看不顺眼想教训教训的小师弟。刘备朗声继续歪楼:“盖因昔年先师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是故书缺简脱,礼坏乐崩。至汉武之世,方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广收天下篇籍,由是儒家方兴。”这段典故大家都了解,《汉书-艺文志》里面也有记载。
“然则我儒家果无领袖诸家之大义乎?非也,先师仲尼乃不世出之圣贤,岂无遗泽留示后人?儒家之大义,便在《大学》篇,便在格物致知!此四字乃我儒家之总纲,可为万世不变之法统!”
好吧,刘备的目的到此完全暴露出来了,趁此机会,把格物学高高举起,让它成为儒家的一面永不倒下的理论旗帜,深入贯彻到诸学子心中,让它去生根发芽。
“五郎,格物致知如何能为万世儒家之法统,还请以教我!”
好,不怕你问,就怕你不问。刘备得意的一笑道:“之前格物致知,因为诸经之繁琐,故历代儒者未重视,且因章句之误释,故天下诸子皆以为格者乃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也。郑师亦持此论。”说到这里,众人便笑,此时气氛已经渐渐轻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