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美人之计-《汉皇刘备》


    第(1/3)页

    朝堂之上的百官们引经据典,各自从故纸堆中寻求自己理论的支撑。来来回回争辩好几回后,向天子上书,请封刘备王爵。

    到了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刘备也知道了谁反对、谁支持。于是他终于出手了,上表天子,力辞之。言辞恳切,感人至深。刘备觉得,这天下还有一大半呈割据状态。自己北方都还未曾一统,现在就要封王,太早了点。不说南方的诸侯们。最起码自己要收复关中、凉州,这才有资格吧。

    在无数人的失望之中,刘备连续上书数封,坚决表态自己功少,不受封。让朝廷与百官们明白了他的心意。

    于是,这在临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也就瞬间风平浪静。府中,伏完对董承道:“董君多虑了,大将军上书自陈心迹,看来别无心思。”

    董承饮了杯酒,嗤笑一声,道:“不其侯何必自欺欺人,岂不闻大将军言功少不受封。若功多,将如何?封王迟早事也。”

    伏完听了,便沉默不语了。在他看来,董承有些偏激了。不说刘备有没有资格封王,只说连汉家宗室都出面力挺刘备,他们又有什么资格和手段去反对?螳臂当车何其不智也。

    河南尹光复之后,便有朝臣上书,请天子还都洛阳。最后又被张喜等人给否决了。洛阳是帝都没错,但那里饱经战乱,宫殿基本上要么被毁、要么残破。去了还要大兴土木进行重建工作。而且最最关键的是河南尹面临兖、豫等地,曹操虽然向朝廷服了软,但他与刘备之间迟早会翻脸。这已经是朝中大臣心照不宣的认同了。若还都洛阳,到时大战一起,洛阳岂不是危险?

    还是临甾好啊,虽然宫城小了点,但吃的喝的穿的用的玩的,什么都不缺,日子也好过。何必要急匆匆的跑到洛阳去呢。还是等天下重归一统之后,再谈还都之事好了。

    天子自己也无还都之意,他觉得在临甾也不错。刘备对他很尊敬,他与后妃的用度从不短缺。虽然没了实际的权力,但比起在董卓那里的担惊受怕来,这里却无疑是神仙乐土了。

    刘备此时正在府中想事情,河内与河南尹被自己占了,这地方官可得好生挑选一番。高干与袁尚退到关中,也是时候解决他俩与关中的问题了。段煨、张绣蛰伏已久,也是该起用他们的时候了。攻略关中、凉州,还有谁比本来就是凉州将的他们更合适?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