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大肆扩张-《昼夜潜行》
第(3/3)页
看到图纸,大管事这才安心。
要是这玩意也像琉璃一样,短时间他还得受制于人!
这种滋味是越发不好受了!
能包揽全部工艺的感觉,真是叫人享受啊。
至于琉璃盖,这个倒是可有可无,且作坊在他眼皮下,自然就有办法获取琉璃的烧制技术。
留下了图纸器具,莫杵榆便离开了孙庄,路过王铁匠门前路口时,他扫了一眼,没有进去,而是回了村口小店。
高炉炼钢法他已经交给王铁匠了,但他至今都没有提出开炼钢厂的打算。
莫杵榆知道他在怕什么,但事到如今已经由不得他了,除非离开河口,否则这钢厂他非开不行,要不然他不仅沦为村民眼里的异类,还很可能丢了饭碗!
不是莫杵榆容不下他,而是三娃不可能给他太多时间了。
包括王家姑娘!
她再搞不出蒸汽机,三娃会自己造出来,然后找几个工具人,扔给他们去开作坊。
不过这事让莫杵榆压下来了。
炼钢是迫在眉睫,目前河口的所有产业都会被外部替代,如印刷,活字印刷的技术源于材料,目前的材料制艺也不是多高明的东西,别人很快能学会。
至于煤炉、煤球、缝纫机和染织,包括在建的肥皂作坊,这些技术都很容易被外部掌握。
炼钢不一样,这东西不是你烧个铁水就能成的!
而钢材问世后,所有的产业都等快速升级,外人几年乃至十几年内都无法仿造。
这期间,河口会成为漩涡中心,集开发、生产、贸易的商埠重镇!
它不可能还是一个村子。
也无法成为一个县。
因为县是必须有县官的!
镇不一样,不同于现代镇,烨国的镇就是个大村落,亦是一个集市,十里八乡赶集的聚集地,没有官服,仍由里正、户长和耆长这些乡野小吏治理。
河口目前里正自然是莫杵榆,户长是李勿,耆长是宋教头。
明面上如此,但还有一些职责是外人暂时不理解,未来却举足轻重的职责,如陆老师的校长,小农的农科院院长,林记者的报社社长。
可这是莫杵榆麾下的官校,官院和官社,属官方机构,与民办的区别大了,最起码未来的河口一把手,都是从这些人里面选拔!
当然这是装装样子,这些人可懒得涉政,只乐意在各自领域里待着,如此做,只是开个先河,让村民意识到人人都有机会做里正。
他不可能一直干下去,至少明面上不行,不论村民支持度多高,他干个几年就转给陆老师或小林同志,实在不行交给李勿也可以。
这小年轻,经过莫杵榆这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是可塑的,而且很好学,没少向陆老师请教各方面的学问,对政治一块也足够上心,也倾向于把河口发展起来。
为此,本可从新入学堂考科举的他,居然都放弃了。
用他的话来说,私塾学问,除品行与德行外,多为不切实际,不如跟着榆哥做事,向陆先生请教受益多,一地都治不好,何谈一国?
其实这里面,更多的是无奈罢了。
他不是不想考科举,只是有些看透了,知学问好无用,门路好才是科举出头的必经之路。
这门路并非是黑暗到只有官宦世家才能出头,但也没光明到人人都有机会,首先得有私塾先生的推荐才有参加初试资格。
烨国初试名称,是莫杵榆等人熟得不能再熟的“应试”。
它对标明清的院试,考出来的也是童生。
这是县里举办,然后是州府的府试,最后就是殿试了。
虽然只有三关,但这三关,多少人撞破脑袋都挤不进去。
李勿因为入学晚,十岁高龄才开始习字,比不得那些五六岁就能之乎者也的小天才,在私塾里是不高不低,除了长的帅一切都很平庸。
想得先生推荐,那只有花钱买了!
可这又是李勿难以接受的!
经历父亲失踪一事后,他就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相,踏踏实实在河口干些笔墨活计,不曾想,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喜欢目前的生活,毫无荒废感的充实。
至于莫杵榆在河口这么搞会带来什么危害,就看孙家能扛多久了!
一旦孙家扛不住,要改变还不是莫杵榆一句话的事。
外人也只会认为孙家在河口搞了个小朝廷,不然为啥孙家一倒,河口的制度就恢复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