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印地斯坦-《明日方舟之诸神黄昏》
第(3/3)页
哦,对了,还有随行的古月教长生军以及灵蝎部队,不过他们的数量相对于数十万萨尔贡大军来说实在是少得可怜。
李澄大手一挥,悉数调动了中部的萨尔贡军力,再加上印地斯坦的本土军队,虽然没有普遍装备制式步枪的希之翼陆军那样强悍,但相信平乱已经足够了。
那么在一切开始之前,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印地斯坦】这片位于萨尔贡东部的土地吧!
大致来说与阿卡胡拉的情况类似,首先,印地斯坦作为萨尔贡传统的控制区,在数百年前率先被来自金土城的萨尔贡开拓者发现。
开拓者发现,这里的气候比起萨马拉沙漠要适宜居住的多,很快成为了萨尔贡人向东殖民扩张的方向,往往能看到沙漠中的驼队成批的向东进发,带去商品和新的作物。
当第一个开拓点建立好,就会有寻觅机会的人到来,建立起第二个开拓点,在移动城市和基本工业尚未出现的时代,缓慢的殖民往往能持续数百年。
大量的萨弗拉移民最终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当地的曼提柯原住民与萨尔贡拓荒队进行了长达两百年的漫长抗争,最终在帝国的高压和各种平衡政策下,以“王酋”作为基本的管理单位,在东部的统治稳定下来。
宽容的给予相对平等的权利,曼提柯人的反抗行动在渐渐销声匿迹,萨尔贡人最终将古月教信仰传播到了这里,用宗教影响力和军事殖民完成了对印地斯坦的消化。
曼提柯人习惯了萨尔贡制度下的生活,最终还是慢慢的融入了萨尔贡帝国,失去了独属于曼提柯的色彩——当然,也可能只是人麻了...
泰拉879年,东部土地正式成为萨尔贡行省,古哈里发桑吉哈德三世见当地人用“印地”称呼这片土地,于是便将这里命名为“印地斯坦”,分为北印地斯坦和南印地斯坦两个大省便于管理。
然后是地势,远离焚风热土并且近海的湿润温带气候让当地存在优质的耕种土地,同时南部存在大量的盆地沃土,而稀疏的雨林则点缀在这些有价值的地区。
总的来说,这片土地成为了萨尔贡重要的农耕区,但内部的歧视和潜规则却一直没有消除。
过去的几百年内,印地斯坦承担了帝国超过60%的税收,但土地和人口只有萨尔贡的三分之一,这无疑是一种变相的压迫,导致分离主义思潮在印地斯坦一直没有消失。
沙蝎苏丹国被看作是曼提柯人的独立象征,沙鲁尼亚重新归顺新萨尔贡无疑触动了所有人的痛点,因此发生庞大的叛乱也就变的理所当然了。
1093年3月,三十万萨尔贡大军在萨马拉沙漠各个要地集结,出发向东前进直指印地斯坦,前苏丹沙鲁尼亚统帅全军,随行的古月教团以及希之翼隐刹部队进行督战,包括少量希之翼军队,印地斯坦征伐开始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