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谓的原始标本,既是直接从滨海大厦内部环境之中取来的物件。譬如一块墙皮,贴在墙上的一张贴纸,地上的一粒灰尘之类。沉教授直接将这些东西取来,放到设备之中开始检查与观察。 这一次,他未对这些标本做任何干扰。他只是持续的观察着,记录着那种新型杆菌随时间而产生的变化。 于是,他便惊异的看到,就算如此,那些新型杆菌还是会死。 它们渐渐的丧失着自己的活力,移动速度越来越慢,最终彻底不动,然后融化在背景环境之中,就像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 唯一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相比起在滨海大厦之外,此刻在滨海大厦之内,这些被取来进行观察的杆菌,其死亡速度慢了许多。 专门进行的对照实验表明,离开滨海大厦,在最多不超过半小时时间内,所有新型杆菌——无论其处在原始标本内,还是处在培养皿之类的地方,都会死亡。 而在滨海大厦之内,它们的死亡速度便被拉长到了超过两个小时。 可是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也即,为什么己方一将其取来进行观察,它们便会死? 要知道,它们在滨海大厦内部的自然环境之中可是活得好好的。 这一点可以确定。沉磊教授知道,此刻的自然环境之中,这种新型杆菌绝对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死亡现象。因为如果出现那种情况的话,那滨海大厦之内的这种新型杆菌早已经死绝了,自己所采集到的标本之中就不应该再能观察到它们才对。 它们的死亡,绝对与己方的采集有关系。可是关键点在于,为什么? 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当这个结果经由多位专家签字,为其准确性和真实性做了背书之后,递交到了陆铭这里。面对这个结果,陆铭心中也满是无奈。 他没有想到,试验刚一开始,就面临到了如此局面。 确保这种杆菌活着,并发育壮大,形成菌落,是进行后续一切试验的基础。 唯有如此,才能确认它们的生活习性,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机制,自身所具备的功能等一切问题。现在,连最基础的一关都过不去,何谈后续? 想了想,陆铭干脆说道:“可不可以这样?既然培育不了,那就不培育了,直接从自然环境之中取出菌种标本,趁它们未死,直接展开后续研究。” 沉教授苦笑道:“这恐怕不容易。” “试试吧,能查多少查多少,能查到什么算什么。” 面对陆铭的坚持,沉教授只能应下。 于是后续的实验,便在这极不专业,极其应付凑合的情况之下展开。 沉磊教授不愧是顶尖的微生物专家。虽然有种种不利因素与掣肘,对于这种新型杆菌的研究,仍旧慢慢的开始有成果出现。 “拿rs7试纸。” “这是一种脱氢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