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水桶型人才-《超自然事件调查笔记》


    第(1/3)页

    截止到目前为止,己方都仍旧不知道那个隐秘组织是如何做到“预知”未来的。

    但这并不重要。当前阶段,可以暂且不去理会这个事情,暂且默认这件事情,然后在这件事情的基础之上,展开进一步的推测。

    那么,等下一个符合要求的热点事件发生——此刻它还并未发生,但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一定会发生。因为热点事件始终是层出不穷的,等它真的发生的时候,那个隐秘组织,极有可能将其也当做一次预言,来证明己方的能力。

    不,严格来说,那个隐秘组织极有可能现在就已经完成了这次预言,已经提前知晓了将要发生的下一次热点事件究竟是什么,会在哪个时间段发生。且,极有可能已经完成了与目标人物的接触,将这个预言传达给了目标人物。

    张定山沉声将自己的猜测讲述了出来。何薇则勐然拍了一下桌子:“一定是在这样!”

    她感觉到了一丝振奋。

    这件桉子开始这么长时间,己方在云山雾罩之中摸索了这么长时间,总算第一次看到了破解谜团的曙光。

    只要己方能抢占一些先机,提前做出布置与安排,并不是没有希望在目标人物假死成功之前,将其截获。如此,己方便有希望知晓他们与那个隐秘组织的接触细节,知晓究竟是什么样的好处,让他们宁愿放弃在人类世界之中的一切,也要以假死的方式脱离。

    甚至运气好,直接抓获那个隐秘组织的成员都不是没有可能!到那个时候,己方所能获取到的情报就更多了!

    她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极好机会。己方必须要把握住。

    一旦把握不住,打草惊蛇,下一次,想要再来,恐怕就不容易了。

    敌人不太可能在同一个坑里摔倒两次。

    那么……如何安排?

    她急速思考了起来。

    吕卿良道:“首先,严密监控各大热门论坛与社交软件,监控每一个热点事件,争取在事件早期,便将其筛选出来,然后尽快入手!”

    一件事情,能否成为热点,成为人尽皆知的重大事件,其实是有脉络可循的。信息传播学专家们,在一件事情尚未引起舆论关注之时,通过一些模型分析,便大概可以推测出其究竟是否能引爆舆论。

    这是应有之义。吕卿良的话语,迅速获得了几人一致认同。

    但这样做,还远远不够。

    尽早截获符合条件的热点事件,只能做到对于某一个“领域”的定位。譬如之前的几次事件,eu7655航班坠毁,可以定位到航空领域。大豆变异枯萎病,可以定位到农学领域,诸如此类。

    而,每一个科学领域,其中所包含的各类型科学工作者,数量至少也有十万以上。多的,上千万都有可能,譬如计算机领域。

    想要同时监控这么多人,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要缩小人数。那么,在这么多人之中,如何将那个隐秘组织挑选的目标人物筛选出来,然后提前截获?

    何薇慢慢道:“这涉及到那个隐秘组织的选人标准。”

    也即,什么样的人才是他们想要的,他们挑选目标的标准是什么?

    “首先,必须是高级知识分子。也即,学历在重点大学本科或以上,非重点大学研究生学历或以上,或者取得了相关高级职业证书,得到了某些高级认证的人。”

    吕卿良首先发表了意见。

    这一条没什么可说的,几人俱都同意。

    这一条,便将占据某一个领域内绝大多数的普通知识分子排除在外。粗粗估计,至少筛选掉了八成。

    陆铭一边思考,一边慢慢道:“从目前已经大概率确定了的一些人来看,比如孙力德,比如章羽,比如谷大川等人,目前可以总结出的,那个隐秘组织挑选目标的标准是,第二,必须是应用方面的人才。”

    科学界可以粗略划分为理论方面与应用方面。

    顾名思义,理论方面,既是进行理论研究,而不涉及实际应用的人。譬如计算机领域,理论方面的人所研究的是数学,是材料学,是量子力学,他们研究的,是可以为一整个领域指明前进方向的东西。

    应用方面的人所研究的,则是东西的具体制造,研究东西的制造工艺,如何大规模应用之类。

    理论研究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应用研究则与现实生活接近。

    目前已基本上确认的这些人,全都是应用层面的人才。

    那么,极有可能,那个隐秘组织下一次出手的目标人物,同样会是应用层面,而不是理论层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