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虽然与商家价钱一样,但减少中间缓解,更没有火耗。 现在大人火耗少了很多,只有两成,但毕竟也是两成,你1两2钱的银子只能抵作1两银子,如此6钱一担粮食,足足相当于商家收购的7钱2分。 众人稍稍一琢磨,大家就知道其中的蹊跷,很多人围了过去,一些人马上叫来到渡口边观看。 远远的,只见渡口边已经停泊了四五艘小船,官府一个帐房带着4,5个民壮站在那里,声言可以交粮抵税。 交粮方法非常简单,先是一个人验货判断粮食等次,过秤,帐房写上收据,然后将粮食装上船就完事。 旁边衙役高声宣布,大家卖完粮食拿到收据,碰到衙役征收田赋丁赋的,直接交上收据就成。 看着自己一担粮食就换成这样一张收据,侯麻子心情忐忑不安,指了指,问道:“差役大哥,你说行吗? 这样一张宣纸,相当6钱银子的税赋?” 差役大哥指了指,笑道:“当然行啊,上面有你的姓名,你交粮时间,交粮地点。 另外,师爷不但给你开了收据,而且还专门登记造册,没事的。” 侯麻子一听,连连打躬作揖,担着空单子往回走,走到半路上还是不放心,远远的看见村长,将收据递给他,忐忑不安能不能抵税赋。 村长接过来表示认可。 站在渡口边,看见兵丁将一袋袋粮食往库房里面运,众人喜笑颜开。 虽然今年一些地方遭了土暴子祸害,蓬州三县田赋丁赋征收得颇为顺利,共收集上来2万担粮食,1万两税银,虽然比起往年差远了,但至少不会出现断粮危险。 有一个老人家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了粮食之后,很多事情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官府向每户流民贷出1-2担粮食,一年不过两成利息,比起那些高利贷,那简直相当于借。 有了这1-2担粮食,大家不需要逃荒什么的,很多人在分给的耕地上收拾收拾,过去逃荒那是因为官府苛捐杂税,民不聊生。 大老爷清正廉明,田赋一亩才6分银子,丁赋一人才1钱2分银子,只要不是什么饥荒年,那个不能凑合着过呢? 很多流民每天熬稀粥,再加上摘一点野果子什么的充饥。 生活虽然艰苦,但比起流民时期好多了啊,那时常常是有了上顿没有下顿,而且吃得比现在差多了。 当然,收获的也不全都是好的,那些黑心粮商本来想大赚一笔,谁料到官府突然出手,打消了大家低价买进的把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