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文学青年-《穿在1977》


    第(2/3)页

    宁敬民连连点头,“好好,就按你说的办。”

    这时候已经计较不了昂贵的电报费,抢到名额才最重要。

    他咬着牙回头看了一眼毡房教室,“我还要上课,没时间过去,你赶紧去帮我报名。”

    妻子笑了笑,“交给我了。”

    说完便骑上马,对他挥了挥手,调转马头便策马狂奔。

    宁敬民手捧着报纸,望着妻子远去的身影,眼里满是憧憬。

    与此同时,无数的报名信从全国各地被寄往江南省城。

    ……

    “为什么写的是限额2000人呢?”

    何青生很不理解,拿着报纸问道,“你不是说要招20000人吗?”

    陈凡已经带着他们模拟了一遍流程。

    这种函授教学几乎不怎么耗费精力,学员报名之后,函授中心会邮寄一份学习资料过去,这也是学员们平时使用的“课本”。

    课本内容包括写作技巧、新人常见问题分析、写作心态调整等等,满满的干货。

    这些都是老作家们和杂志社的编辑们整理出来的,其中有不少是他们自己走过的弯路、踩过的坑,如今汇总起来,可以说能解决那些学员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

    通过这份纯干货的课本,一个正常具有中学学历的“文学爱好者”,完全有可能写一篇模式化的文章出来。

    虽说是模式化,却能够达到县级或地区刊物的收录标准,若是有天赋的人,或许能挑战一下省级刊物。

    除此之外,每个学员还会有一到两次的面授机会。

    之所以是一到两次,是为了分阶段。

    在招生简章中只有一次机会,每个学员都可以来。

    在完成首次面授之后,会有一次“结课考试”,从中会挑选一小部分优秀学员,进行第二次面授,算是“额外”奖励。

    这部分优秀学员自然会成为函授班的活广告,为下一次招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且面授也不太麻烦。

    就以省城文化宫的大礼堂为例子,那里一次性可以容纳两千人上课,10次大课就可以将所有学员的基础课程讲完,更别说还有几个地区分校可以分担。

    所以综合各种情况之后,陈凡定下来的招生总数就是2万人。

    连温州《文学青年》杂志社都能一次拖1万人,江南作协这么大的资源砸下去,还教不了两万?

    甚至在陈凡的计划中,两万人只是开始,经过第一期教学之后,再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教学流程,日后还要再增加招生人数。

    至于为什么招生简章上只有2000人?

    陈凡捧着一本中国通史,头也不抬地说道,“当然是要给那些想报名的人紧迫感啊。你要是写招20000人,这么多的数量,还有几个人急着报名的?”

    何青生看了看他,忍不住咂咂嘴,“奸诈如狐!”

    陈凡依然没抬头,“这叫合理运用策略。”

    话音落下,终于抬起头来,同时举起手里的书,“都是跟老祖宗学的。”

    谭庸在一旁坐着、翘着二郎腿在抽烟,好奇地问道,“通史里面没有这些东西吧?”

    陈凡轻叹了口气,“老师说不能囫囵吞枣,要将历史读明白,所以看通史的时候,也要去看相关的史书和资料,要不然看了也等于白看。”

    就算没有徐教授的吩咐,他之前也看过不少古文经典,这种小智慧的运用不过是随手为之而已,不值一提。

    谭庸看着陈凡认真读书,不禁龇了龇牙,“徐老真严谨!”

    顿了一下,又好奇地问道,“你看到哪里了?”

    陈凡继续埋头阅读,“这才刚开始呢。先读中国通史,同时要翻阅相关史料,完了后面还有汉语史、文学史、音韵学、……好多好多。”

    何青生在一旁感叹道,“徐老这是要把你培养成大儒啊!”

    陈凡抬起头看了看他,眼睛微微眯了一下。

    为什么听着感觉有点像幸灾乐祸呢?

    然后继续埋头看书。

    别说,这些书籍看上去很枯燥,但若是能读进去,其实也蛮精彩的。

    至少比起要经常做试验的理工科,他还是更喜欢看书多一些。

    起码不用动,如果没别的事,找个地方躺一天也行。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算基本符合他的人生要求:躺平。

    何青生放下报纸,又点燃一支烟,站起来走了几步,“你们猜猜,大概会有多少人报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