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造船工场(3)-《逍遥绿茵》
第(2/3)页
五千料,即载重300吨。载重200吨左右的“南海一号”与后渚港宋船,如果换成宋人的计量习惯,大约是三千六百料,应该只是中型商船而已。
海船依靠风向和洋流等自然力量进行航行,通过司南、指南针等辨别方向的仪器,用以控制航行线路。
此外,远洋航行的船舶上还有其他齐全的配套。因为航行时间不定,船上的一应物品甚是齐全,如专门饲养牲畜的空间等。船上的商人也可以自由交易,生活起居和陆地上也没什么不同,相当于是现代大型邮轮出海的场景。
南宋的船种类各异,而且数量上也不断增长,内河外海都有南宋的船只运行,特别是远洋航海中也有很多国家喜欢用“南宋制作”的货船。
而此时东南沿海城市也都增设了深水码头,可供来往的船只停靠,官方码头上有官员把控,相当于是古代的海关部门,对来往的商人和货物进行检查;装卸货物脚夫不停的忙碌,还有小摊贩们不同的叫卖声,让停靠的商船可以靠岸交易、补给休息,为国内外的商人们提供了便利。
船舶技术达到一个巅峰,自然也会运用到军事方面。
从南宋初期的宋金战争开始,南宋便开始着手构建水防工程体系,并将其防御重点放在淮河、长江、运河沿线。
建炎三年,宋高宗得知金兵从楚州沿运河南下,急忙从扬州逃到镇江,金兵至瓜洲,王渊请幸杭州。命留朱胜非守镇江。以吏部尚书吕颐浩为资政殿大学士、江准制置使,都巡检使刘光世为殿前都指挥使,充行在五军制置使,驻镇江府,控扼江口。主管马军司杨惟忠节制江东军马,驻江宁府。
高宗逃至杭州后又对长江、运河防线重新进行部署,命杜充兼江、淮宣抚使守建康,前军统制王燮隶之,韩世忠为浙西置使守镇江,刘光世为江东宣抚使守太平、池州,并受充节制。
但部署在长江、淮河、运河沿线的防线并没有阻挡住金军南下,金军主力从楚州至亳州间渡淮河南下,并在光州、黄州等地渡江。
宋高宗逃至明州后,金军沿浙东运河直追至明州,金人陷明州,夜,大雨震电,乘胜破定海,以舟师来袭御舟,张公裕以大舶击退之。金军于是撤军、沿运河北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