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后,莫顿想要的结果出现了,他用响箭射击了头曼和他的人手,随后头曼以及他的亲兵在一阵箭雨当中身亡。】 —— 秦朝。 嬴政给予了肯定:“如此心性,当为一方君王。” 并非毫无目的、毫无理由的残忍,他是清醒的,有头脑的,冷静的应对局势,仔细分析之后选择残忍的方式,最快的解决自己路途上的阻碍,最快地达成目标。 李斯在一旁则有些发愁,虽然秦始皇肯定了冒顿的能力,同样自己也非常欣赏他,可这样的人成了敌人,便是极为难受了。 ——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对于冒顿的上位过程并没有多少兴趣,如此一看,似乎与李世民当初的玄武门之变也差不了多少。 但显然李世民的方法更平和,这冒顿的手段还是过于激烈了些,不像李世民的方法,在平稳和激进当中始终保持着平衡。 而莫顿激进的手段看似以雷霆不及掩耳之速压住了一切,但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反抗,为自己往后的道路埋下隐患。 真正让他眼前一亮的,则是冒顿训练士兵的方法。 倘若自己也能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大汉的军队上,那么又是该何等的可怕? 再者,自己将收拢过来的匈奴人也用这样的方法训练,岂不又是一支大汉的军队? 这里面可操作的余地可就太多了! 【冒顿弑父上位,最终成为了一代单于,然而,初继位的冒顿还在整顿内部,就被草原外的势力给盯上了。】 【那些没有被整合的势力,自身也不弱小,否则必然会被吞噬,能独立的都是有一定水平的部落呢。】 【东胡看到匈奴内部发生叛乱,便意图打探消息,看看这个新上任的冒顿究竟是什么成色。】 【于是,他们派人出使匈奴,向冒顿索要千里马,诸多将领纷纷劝诫他不要给,冒顿却假借:“与邻居相处,怎能吝啬一匹马?”为借口,将千里马给了出去?】 【东湖见状,自以为这冒顿不过是一个幸运儿、软柿子罢了,便胆子大了起来,意图再次欺压。】 【第二次,东胡向单于索要阏氏,群臣激愤,认为这件事情不能忍,但冒顿再次同意了,把阏氏给了出去。】 —— 秦朝。 嬴政对冒顿的形象有了更深的了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