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船这个东西,贵!二手的一条船都动辄几十万上百万,新的就更不用说了。 高要有自知之明,他不认为高升银行可以发展到马上给自家航运部贷款的地步,所以,如汇丰、有利这等大洋行才是他的目标。 思想在于碰撞,利国围发现跟老板接触的越多,这奇思妙想也越多,脑子就越犀利啊。 航运在银行业可是黑名单中的黑名单,结果老板竟然能够说动汇丰跟有利松口? 他顿时来了兴趣! 利国围中学毕业以后就开始出来谋生,做惯工的他十分懂得职场的规矩,他清楚老板任何讲起的话可能都有目的。 哪怕只是随意的一句话,都应当用心揣摩,并认真去思考执行。 眼见老板特意讲起航运,利国围出门后驱车赶往玉龙船厂。 还没到呢,大老远的便听到喊一二、一二的喊号声。 司机倒是知道一点,就说道:“利总,应该是扩建船坞。” 确实是扩建船坞,主要是两个目的,一个是为迎接准备远洋归来的十艘巨轮。 一个则是造水翼船。 二战之前,港岛这边的造船业非常发达,这里有足够优秀的工程师储备以及工人储备。 水翼船这个东西也不算什么太新鲜的,对于这些人来讲,仿造一下是不难的。 而对高要来说,一艘500万的水翼船,哪怕造价就降到400万也是划算的… 在这种环境下,玉龙船厂的人可是充满了干劲! 船厂内叮叮当当,喊号子的工人喉咙大的能炸破人的耳膜,身怀上命而来的利国围在问询迎出的李明志带领下,先转了整座船厂,而后才进了办公室。 在得知利国围竟然是未来高升集团的财神爷后,李明志便十分殷勤,他有自知之明,晓得自己能进进来是因为表弟。 不像这位利总,一看就晓得是凭真本事才赢得要哥信赖。 “利总,喝点什么?” 李明志最近经常招待找过来的小鬼子以及其他想租船的客人,这里什么咖啡、汽水、茶、糖果之类的俱全。 “咖啡,谢谢。” 利国围需要一杯咖啡提神,他先说了下自身情况,而后才问道:“李总,目前我们船厂有多少条船?” “已经下水的是4条。” 李明志翻出个本子边看边说:“还有10条万吨级的胜利型,预计是2、3个月后到港。” “外面造的船坞就是为它们准备的。” 既然晓得利国围来意,李明志便讲的很细致,他说道:“头前的那4条船都租给了联合,然后联合又定了后面这3条。” “剩下的7条呢,有5条已经被东洋的客商给预定了,我预计后面2条也会被他们定走。” 利国围暗暗吃惊,他本来以为老板的航运可能刚刚开始,毕竟市面上都没怎么听说过。 怎么这么一听,那总吨位不是超10万吨了? 他脱口而出:“总吨位超10万吨?” 李明志得意笑道:“12.8万吨,而且还在买。” 利国围呆若木鸡,12.8万吨? 他看过报纸,当前被称为新一代船王的董先生麾下的船队也就是10万吨而已。 “这…” 李明志说道:“要哥就是谦虚,他不爱在这种事情上高调。” 利国围仔细想一想,他对此表示认同,不过他立马又意识到眼前的这个李总恐怕跟老板关系匪浅。 既然晓得老板旗下有这么大的产业,对前途充满信心的利国围便开始询问租约的事情。 李明志对于这一点倒是有点可惜,他说道:“要哥好像就喜欢长做长有。” “其实短约更灵活,租金也能贵上不少。” 利国围一边看租约合同一边笑道:“船是行走的物业。” “短期合约虽然价高,但是停下来之后的磨损以及空船期也不得了。” “还得算上船员等成本。” “其实从长远来看。” 利国围从银行家的角度出发,他很赞同高要长做长有的设想, “老板是有大气魄的人,如此才能找到固定的生意伙伴,而无需考虑风雨。” 利国围差不多心里有数了,老板做事是既出人意表又深谋远虑,跟着这种老板做事无需担忧前程。 自己需要更加努力才行,否则很容易跟不上老板的脚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