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迟早有一天,这里会属于我。” …… 与此同时,有个年轻人在石湖墟也立下了誓言:“这里,一定属于我们张家!” 石湖墟位于新界上水,再过去一点就是神州。 这个地方从前是采石场,百年前客家人南下于此采石聚居,渐渐形成村落。 30年代的时候,由于石湖这个地方的石头已经采完,当地便在水乡事委员会管理下在这里进行农业买卖活动,发展到现在,其就成了当时区内相当重要的商业中心。 讲这话的年轻人叫张人龙,其人方25岁,去年刚从中山大学才毕业。 其父张知行本为中医,在迁到石湖墟居住后开设杂货店并承包区内粮油批发,由此起家。 港岛沦陷时,张家搬去内地避灾,重光后,张家复归港岛居住。 由于张家避了灾劫,所以他们的财富倒是没有受多大的影响。 张人龙之所以如此雄心勃勃,是因为他收到通知,说名闻香江的千万先生高要会在今天来张家提亲… 都是年轻人,自己刚毕业入社会,人家已经成家立业并名闻天下,这大大刺激了张人龙的神经。 “阿哥,阿哥。” 一个拖着鼻涕的小屁孩在不远处跳脚,他大声呼号:“老妈叫你回去。” “说不要在这里鬼叫鬼叫,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发了癔症,丢人啊。” “靠。” 张人龙无语,阿母真是老土了,自己这是发大誓立宏愿,怎么就成了癔症了? 他走上前拍下小屁孩的屁股:“鬼叫鬼叫的是你吧?” 小屁孩吞口口水:“阿哥,听说今天来大人物,阿母那杀鸡杀鹅呢。” 张人龙笑道:“是你姐夫,知不知道?就是那个在西营盘救人的。” “啊?” 小屁孩激动:“哇,想不到我还有这么一个厉害的姐夫,到时候小胖他们不知道要羡慕成什么样。” 当时的人重名也重利,不过总体上来讲,还是重名一点,否则周溪年不会放弃丰厚的医生事业跑去做非官守议员。 张人龙微笑:“是啊,那可是大英雄。” 他虽然羡慕高要钱财无双,却也佩服高要于危难之际敢于救人的操守。 从这一点看,张人龙认为阿霞找了个良配,他是由衷的为自己的表妹高兴。 张知行跟张蔡氏也是这么认为,两公母在听说高要今天要带阿霞上门后,那是天还没亮就开始起床折腾。 又是安排小的们打扫卫生,又是采办吃食,足足忙碌到现在。 “老公。” 张蔡氏估算下时间,而后说道:“阿霞来了后我们也没给什么关照,会不会有点难为情?” 张知行沉吟:“阿霞现在就剩我们这个亲人了,到时候我们帮搭一份嫁妆…” 阿霞是被另外个舅舅带过来的,带来之后,那混球就不知所踪。 当时张知行也是刚回石湖墟没有多久,千头万绪实在忙不过来,所以便把阿霞送去张活海家做帮工。 一来张活海跟他张家交情不错,二来女孩子学门手艺也是好的。 谁晓得阿霞竟然飞上枝头变凤凰,这遭遇太让张家他们想象不到了。 张知行说道:“我们张家也不高攀,只要阿霞嫁得好就行,保持平常心。” “这倒是。” 张家虽然不是上水土著,但是因为张知行医术高超又会营商,在上水这边颇有名气,他的根已经在这边扎下,支持他的是那些父老乡亲,并不艳羡外面的财富。 听张知行这么一讲,张蔡氏倒也平静多了,她笑着擦下眼角:“不管怎么说,总是为阿霞高兴。” “这苦命的孩子。” 她跟着又道:“活海说,这高先生给阿霞在湾仔买了栋楼,倒是个好命的。” “没看人家都投资千万盖大厦?” “话不是这么说,那可是两码事。” 张知行看下远处,一群小屁孩在又跑又叫,风中又有油门的嗡嗡声,就说道:“应该是人来了。” 确实是高要跟阿霞来了,他开了两辆车过来,一个是方便放聘礼,一个是考虑到山高路远有可能会抛锚什么的,那就糟糕了。 鬼佬发展港岛完全是被动式,一开始是因为要跟西人们整个住的地方,才开始发展半山。 后来因为华人渐多,就由西往东扩慢慢的开始发展整个港岛。 等到后面,九龙那边的人也多了,鬼佬就顺水推舟也发展下九龙。 新界? 别提了,反正这几十年间是别想了。 那基础设施几乎可以说等于没有,把高要折腾的够呛,难怪这年头把新界称之为乡下,然后这些乡下仔也不太去港岛。 “那…那里…” 越近石湖墟,阿霞就越激动,等看到一栋唐楼前或坐或站的一群人后,她的眼眶顿时湿了, “要哥,那就是我舅舅,舅母,表哥、表妹…” 阿霞一一介绍,看的出来,她跟这家人感情很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