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要目光看去东面, 战争使东洋的经济绝处逢生。 由于地理的原因, 东洋成为老美的后方基地, 其产业界获得了大量的战时特需订单。 有意思的是, 东洋是外向型经济, 其工业化路子跟港岛是一样的, 都必须依赖海外的原料市场。 虽然跑东洋的运费够不上150美元一吨, 不过盈利仍十分丰厚。 最妙的是, 港岛不缺水手, 远的不说, 只高要身边的这一拨人全部都是疍家仔, 他们从小在风浪中长大, 根本就不怕什么风浪大。 高要在脑海中捋了遍, 他的思路也差不多形成, 富贵险中求, 航运不能不搞, 50年开始的暴利走私也不能不参与。 高要盘算, 霍先生走过的路子自然是极好的, 只是却不适合自己, 看来只能走那几个船王的线路了。 想透这点, 高要的目光便又明亮几分。 船运基本确定, 剩下的当然及时地产置业这块。 当前这个年代, 由于内地政权易手, 大量的资金跟人手涌进港岛, 港岛的各行各业蓬勃发展, 再加之“联邦特惠税”政策在港岛的实施, 中外商人纷纷涌来, 社会对土地和楼宇的需求十分强烈。 而这种强烈的需求会一直存在! 这也让港岛的地产业开始成为造富最厉害的行业, 华人也通过地产开始登上港岛的舞台, 并最终压了洋行一头, 到了最后, 社会财富几乎全部都集中于地产。 高要暗暗点头, 差不多, 想着便沉沉入睡。 翌日, 精神饱满的高要掐准时间从水面钻出, 而后找了个地方擦身换上新洋服, 这才大摇大摆的走去有如杂货铺。 人逢喜事精神爽, 兜里有金, 脑子里有主意, 神气逼人的高要看的一干趁早出来浆洗衣服的师奶们目光都已发直, “要仔虽然是个穷光蛋,不过是真神气。” “话说回来,招来做上门女婿怎么样?” “对啊,无父无母的,上门女婿多好?” “就是,一个女婿半个儿呢。” 高要耳朵尖的很, 他回头一看便哈哈大笑, “六婶,免了,你家那千金我可无福消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