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4 两个不应该撞在一起的女子】-《明鹿鼎记》


    第(2/3)页

    “夫子,你的法子虽然也很好,不然,你也来猜题吧?按照你猜的题,准备些应考的文章给我,怎么样?”韦宝灵机一动道。

    廖夫子一怔,“小宝,你也要我像宋先生这样猜题?”

    “嗯,多个思路,多点把握嘛。”韦宝微微一笑:“时间有限,你带来的这一大车书籍,我怕是真的没有这么多时间看啊。”

    宋应星闻言微微一笑:“廖夫子,你不会是只能批注,找他人的错处,自己没办法猜题,更没办法答题吧?”

    廖夫子闻言老脸一红,哼了一声:“我不是没本事猜题!更不是没本事答题,我是不想妄自猜测朝廷的考题!这岂不是亵渎朝廷科举?”

    韦宝一汗,这下子算是彻底看清楚廖夫子的水平了,“夫子,那您先歇一歇,我们这样,过两个时辰,我再按照你的法子备考,两种法子,咱们都试一试,如何?”

    廖夫子听韦宝这么说,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怏怏不乐的坐在一旁看书。

    韦宝总算松口气。

    到了将至黄昏的时候,又来了几个让韦宝彻底摆脱廖夫子的人。

    一大帮山海书院,预备上京考乡试的学子,有三十多人,来寻廖夫子。

    这些人,大都是寒门学子,也有几个富户子弟,都是具备了秀才功名的人。

    韦宝的老熟人汪灿华、汪东明、方安平,以及郑忠飞,都在其中。

    汪灿华、汪东明和方安平等富户子弟,主要是跑过来找吴三辅玩的,知道吴三辅现在跟韦宝在一起,在海商会馆。

    而郑忠飞等人主要是为了来求教于廖夫子的。

    也不能说完全求教于廖夫子,更多的是求教于廖夫子的书籍。

    廖夫子本事不大,但是搜罗的各种书籍还是很齐全的,并且,将大部分乡试会试会用到的书,都搬到了韦宝的海商会馆来了。

    这回影响郑忠飞他们的备考呀,所以要找过来。

    韦宝对郑忠飞稍微有些反感,因为曾经是竞争对手,但是现在郑忠飞已经不配成为他的对手了。

    还因为自己的发家,怎么说也是在坑了郑忠飞一家一下子的基础上发家的,韦宝对郑家,还是稍微有些愧疚的。

    所以,时过境迁,作为山海书院的同窗,韦宝已经不是特别想打压郑忠飞。

    郑忠飞能跑到海商会馆来找廖夫子,在韦宝看来,人家也是需要鼓足勇气的。

    位置调换,他若是郑忠飞的位置,此时不见得还愿意跑到对家的地盘露面。

    “小宝,我去看一看他们什么事。”廖夫子在听韦宝的随扈汇报之后,很是得意的看了眼宋应星,意思是看见没有?就冲着我教出来这么些秀才弟子,我就比你强!然后对韦宝笑道。

    韦宝随即点头:“夫子请去。反正现在天色也不早了,不如夫子就先回去吧。”

    “不行,轮到我给小宝你讲学了呀,我去看看他们找我何事,我马上回来。”廖夫子道。

    韦宝一汗,心说有人来找你,你正好走人,省得两个人的教学思路不同,尽是影响我,正好将廖夫子支走,谁知道老头还不肯走了。

    不过韦宝也不好硬赶廖夫子走,只得答应一声。暗忖只好在廖夫子讲学的时候,充耳不闻,努力背诵宋应星这些备考文章便是。

    廖夫子刚刚下去,吴雪霞便上来了。

    韦宝正好也要稍微休息一下,笑道:“我还以为你回去了呢。”

    “没有,我一直陪着你娘呢。现在正让香儿帮你娘化妆。”吴雪霞笑道:“下午我带你娘到山海关几个胭脂铺去逛了逛,还帮你娘购置了一些新衣服。”

    “多谢你了啊,多少银子?”韦宝道。

    “哼,一万两!”吴雪霞听韦宝跟自己提银子,顿时不高兴了。

    韦宝明白吴雪霞的心意,给未来婆婆的,哪里能提钱?呵呵一笑:“那就下回我买了礼物,还你的情。”

    吴雪霞听韦宝这么说,面色稍霁,遂笑道:“我哥怕是今天得大醉了,又来了几个同窗也上桌了,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呢,中饭晚饭都赶到一起去了。”

    韦宝微微一笑:“能吃喝是好事,随便他们玩吧。你该回去了吧?”

    “嗯,我娘让我晚饭前一定得回去,我看是拉不走我哥了,我来跟你说一声,我先回去,明天再过来。”吴雪霞道。

    韦宝点头应是,又向吴雪霞说了他现在有两个夫子的困扰。

    吴雪霞想了想道:“这还不简单吗?你不想让廖夫子教,又想用廖夫子这些书,那就让山海书院其他应考的学子也到海商会馆来便是了,让他们在一楼,也不会妨碍你,有这么多人在,廖夫子也没有多少功夫跟着你了。”

    韦宝闻言大喜:“这个法子好,还是你有主意。”

    “嗯,这事不难,我去跟我哥说一声,让我哥跟廖夫子和其他山海书院的学子说,他们肯定都乐意的。”吴雪霞笑道。

    “好。”韦宝乐呵呵答应一声,心里却想的是,是时候溜走,去山海楼见芳姐儿和赵金凤了,昨天和芳姐儿约好了的,她今天会将赵金凤约出来,偷偷与自己见个面。

    韦宝现在有点想赵金凤,但是并不急切,急的倒是科考的准备工作,今天廖夫子和宋应星一番如何备考的争论,也让韦宝觉得他考乡试,只怕是连一成把握都危险。

    据廖夫子所说,要将考题猜到七八成,宋应星至少得帮他准备五千篇以上的文章。

    韦宝可不敢保证等到乡试的时候还能用手机偷看。

    五千多篇文章,别说宋应星现在来不及弄出来,即便宋应星不吃不喝,文力大涨,这些天给自己弄出来了,自己也都存到手机当中去了,也不能保证考试的时候有机会作弊啊!

    五千多篇文章,对上一百来篇文章,也就说,自己备考的范围,可能也就是五十分之一的样子,这哪里有一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