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见者沉默-《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3/3)页

      那些诸子流派之中的宵小之徒,很有一部分人是专门来浑水摸鱼,混吃混喝的,享受‘仁义昭著’的秦太子的善心优待的。

      但是他们也被这突然的氛围所压制下来,他们纷纷躬身,蹑手蹑脚走进了稷下学宫。

      张苍正戴好了儒冠,传好了儒服,配上了长剑,站在大殿最前方,他要迎接这些来宾。

      而蒙毅也戴好了法家的豺獬冠,穿着法士之服,手持秦律,眼神犀利地候着。

      “善。”

      二人一左一右站着,忽然听到有人高声说话,自然忍不住看过去。

      结果看到是一个士兵手持长戟立在边上。

      张苍脾气还算是好,只是道,“年轻人,别多嘴。这种场面,不可失仪啊。”

      “知道了。”

      扶苏说着。

      稷下学宫主殿栏杆前,扶苏看到这些士人的反应之后,也非常满意,他自然要感慨几句。

      张苍先是错愕,随后和蒙毅一道看过来,结果真的看到扶苏冷酷的面孔。

      张苍头上已然急得冒汗,结果扶苏很识趣地自己先离开了。

      “我就过来看看。你们办的不错啊。”

      蒙毅追了过来,“太子,今天来的人,龙蛇混杂啊。”

      “回去迎接,我看看马上就回去。”

      眼看着孔鲋等人已经过来了,蒙毅只能急匆匆返回。

      扶苏穿着士兵的衣服,假装检查安全状况。

      来回看着这大殿里的布置。

      张苍给每个学派都设置了席位,十分公平公正。

      并且为了防止百家争吵,他们按照八卦图的形式摆设成圆形,分别向后延设座次。

      中央则留下席位,供人上前辩论。

      光是迎接众人,就要一炷香的功夫,就这还是精心筛选后的人。门派大者,出五人;门派小者,最低也得出两人。当然不管来多少人,必须来门派代表或者首领。比如墨家这种,肯定要有巨子到场。

      最终一共来了两百九十七人。

      大部分人入殿时都是十分谦逊地低着头,因为都知道今天的辩论和陈述决定着他们门派的存留和未来发展去向,这肩膀上的责任自然很重。

      至于陈余、张耳,他们只能在后面的馆舍里焦躁地等待结果。

      只有等到今天这个会议结束之后,才有他们说话的份。据某位太子提前放出的消息,他们这些士人会经过门派代表和秦国官方联手筛选考核,最终由双方共同确定他们是否属于本门派。

      今天以后,各门派要制造弟子名单上交官府了。

      凡是经历了今天辩论、陈述被官方留下来的学派,以后是可以自己自主发展的,但是留下来的门派,全部都要接受政府的管辖。

      门派弟子要建立籍册,上报官府。

      因为扶苏期望百家留存下来,但是如果单纯地搞合并,就会让百家失去生机,这样的话还不如召来一堆经书收藏起来,反正得到的门派已经是一个死的了。

      为了留住活的百家,给秦国的文化和制度时不时补充营养,所以扶苏按照目前的构想,先让诸子百家成为秦国合法文艺社团组织。

      那么陈余、张耳,他们自称是儒家之徒。但是谁能证明他们是儒家的徒弟,日后只能靠查阅门派典籍来。

      这样一来,就是秦国赐给了士人名正言顺的身份。

      陈余、张耳都很清楚,像儒家这么大的门派,也不可能被灭掉,他们两又是素有名声,所以也一直是众人眼中板上钉钉最后可以被留下来的人。

      而其他士人,他们就比较悲观。

      据某位太子放出来的消息,没有被送到籍册上的,以后不允许被世人尊称为士了。

      其实这次集会的本质就是,扶苏给天下所有士人一个最后通关的机会,让他们把握机会赶紧自己投入秦国的怀抱。

      所以就先要设置稷下学宫诸子百家大辩合一个高台,然后给诸子百家丢不少绳子下去,让他们通过辩论和陈述自己的门派主张,由官府决定未来存去。

      而只要百家弟子,只要有人想上高台,门派本身就必须抢着爬这些绳子。因为一旦错过这个机会,以后就不再具有士的资格。

      士人们在陆续到达稷下学宫后得到了很多消息。

      考量消息的来源、世间、地点,消息的真伪自然也就不用怀疑。

      秦国将把对士人资格的认定收到自己手中来,不承认民间读书人。

      听起来很很专制,但是这很秦国!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诸子百家太多了,弟子太多了,百家的思想也已经发展到过分驳杂的地步了。

      为了解决一个已经十分极端的状况,不得不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才能达到平衡。

      至少目前来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了。

      士人们纵使再不满,可是有扶苏这么个人的存在,他又是未来秦国的主人,可以说扶苏的身份地位和名望给予了这些在野士人最后的保障。

      等到这些士人看到稷下学宫门前石碑,更是不敢质疑今日诸子百家集会目的。

      所有人都很期待这次集会辩论后的结果。

      至于过程,无论是秦国官府还是诸子百家,双方都已经不在乎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