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袭取河洛决雌雄-《汉室可兴》
第(3/3)页
这时李通已自东垣守将口中得知曹操派枣祗、高览南入河东的消息,李通认为可北上至闻喜,与王邑联合攻击曹兵。
贾诩劝之道:“王邑军略不足,目光短浅,久持犹豫之计,若对我军与曹兵作战作壁上观,或行卞庄子刺虎之计,我军危矣。
且我军本意就是自东垣南归,今入敌境,暴师野外,远行疲敝,易为敌军所乘,还是速速南归为上。”
张辽也建议南归,然后自己从黾池东向穿过洛阳,可至陈宫控制的管城、中牟等地。
李通听谏,向东垣守将送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书信,要求东垣守将提供十日军粮,否则自己必不计代价攻下东垣。
城破后,必将守将人头高悬。
东垣守将权衡利弊,送给李通五日军粮。
李通遂自壶丘渡河。
在黾池之北的山谷间,李通碰到溃逃的贼寇,称是被刘备军击溃。
李通仔细盘问,推断是牵招麾下蒋钦部所为,对贾诩道:“贼虽叛乱,但已为牵将军所破,我等可安归矣。”
从壶丘过河后,至黾池约百余里,然皆山谷。还是靠了抓获的山贼做向导,才找到道路。
一路在山谷间急行,又擒到一些零散的山贼,问到的消息却是跟原先山贼的大异,说什么刘备军大败。
贾诩脸色凝重,私下对李通道:“我军恐怕已中曹操之计。
曹操明是东西夹击,实际上轵关外恐怕已是偏军。
其若派重兵入河南,东可以联合张邈、吕布,败坏左将军平定兖州之大计;
西可以攻击徐太守、牵将军,倾覆河南、弘农局势。
从贼兵只言片语推断,曹操必是选择西攻弘农了。
若枣祗、高览横行河东,曹操又肆虐弘农,完全可以会师陕县或华阴,尽取河洛之地。
想不到曹操如此心胸志大!
为其所赚,老夫之过也!”
贾诩与李通自平阴北渡黄河时,徐邈仍在洛阳主政,后来才换成段煨。
贾诩脸上露出一丝难堪,实是小觑了英雄。
史书多载荀攸、郭嘉、程昱之计,其实曹操能甄别采纳,可见曹操之智略实不下于荀郭等人,只是曹操善于集合众智,有功则归于下,才未记载曹操定了何计。
如今曹操军中仅有一个程昱,曹操本人智谋军略,就不得不显露出来。
贾诩话中有些推断却不方便让张辽听到,故此才私下对李通说出。
李通惊道:“我军如今处于山谷,只数日军粮,本当入黾池休整,如今进退两难,为之奈何?”
贾诩双眸中射出精光,道:“曹军最多两万,我军万余,并不为少。
我军远行疲惫,曹军也是远征,并无逸劳之别。
我军未料到曹军明攻轵关,暗下河南。
曹军想必也难料到我军看似欲北出轵关陉,却选择翻山南下。
如今我军从逃贼口中推知曹军消息,反而占了上风,有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效。
狭路相逢勇者胜。击之可也!”
李通道:“善!”
命集合部一级将领,以及张辽,一并召开临战会议。
李通介绍情况,道:“根据军师判断,曹操暗派重兵进入河南,已袭破新安,正攻黾池。
欲趁我军尚在河东,偷袭牵将军后背。
如今我军虽疲惫,然敌明我暗,军师建议攻之,诸君以为如何?”
许褚、冯鼎、李放、吴霸等皆建议攻击。
李通看向张辽。
张辽道:“我军既无路可退,当奋死进攻。某愿为先锋!”
李通大喜道:“文远勇锐,真堪此任!”顿了一下道:“此攻取得就是骤出不意,当动如雷霆,一举将曹军打懵。仲康,某意请君与文远并为前锋,如何?”
许褚拍了拍手中巨剑,只吐出一个字:“诺!”
李通三军在出山谷前饱餐一顿,立即鼓噪而出,直冲黾池城外曹军大营。
曹军大惊。
曹操脸色微变,对满宠道:“若非君坚持修筑营垒,我军必败无疑。
如今,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文谦、徐他,速速迎击!”
乐进、徐他高声领命,率领亲兵逆击而上。
曹军仓促间未列好阵势,只有靠乐进、徐他先率精锐迎击,争取时间。
两军最精锐的将领和士兵,立时撞在一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