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巨鹿大战-《华夏真相集》
第(1/3)页
邯郸城外,征人在途。
李良凝目观之,见迎面来者乃是赵王车驾,后面随从骑兵,百余人众。于是急忙跳下战车,拜伏路边,口中高呼:臣李良回师,参见大王!未及趋避王驾,并请降罪。
岂知那车中之人,并非赵王武臣,却是武臣之姐,因在宫中饮得酒醉,借赵王车驾,出城兜风游耍。醉意朦胧之中,忽听车外有人自报名号,山呼叩拜,这才猛然醒来。
王姊闻说李良见驾,不知其是何等人物,便派骑士上前答谢,并命来人平身免礼。
李良这才知道,车中并非赵王,含羞带怒而起,沉默不语。因平时自谓显贵,此番竟在随从面前丢脸,便觉怒不可遏。
随从中有人看出主将心怀不平,由是趁机挑拨:前在井陉关前,二世皇帝亲诏将军归附朝廷,何等荣耀?未料此番归来,竟拜于妇人裙下也!
李良闻此大怒,立时拔剑,上前掀开轿帷,一剑刺入王姐前胸,登时了账。
王宫卫队见此惊变,均各大叫,一哄而散。
李良适才一时热血上涌,冲动而为,此时稍一冷静,不由大悔,跌足而叹。
献谄随从又道:如今之计,悔亦无及。将军家眷皆在邯郸城中,若待军士回报赵王,其姐被杀,则必灭将军三族。不如就此造反,攻入城去,将军自做赵王,有何不可?
李良恍然大悟,急率军随那百余卫士之后掩杀,就此袭入邯郸。
城中守兵见皆是自家人马归来,并无丝毫防备,更不及关闭城门,一时惊呆。
李良便自城门杀起,直抢入王宫之中,将赵王武臣及左丞相邵骚,均都诛杀。
邯郸城门守军,皆为张耳、陈余二人耳目,早将李良造反之事,提前报给二位主将。张耳、陈余得到消息,于是越城而出,连夜逃遁。逃出百里之遥,城中一众门客率领败残军马陆续赶来,复得数万人众,就地扎营,商议行止。
张耳:赵王被害,群龙无首。事已至此,便当奈何?
门客:明公与陈将军皆非赵人,不可自立。只可复立赵国王室之后,才能立足。
张耳、陈余以为有理,下令遍寻军中,找出原赵王后裔赵歇,便立其为王。
门客又道:今我新败,须防李良前来攻打。可如此如此,定保无虞。
张、陈二人信以为然,乃依其计,空营而出,在邯郸来路两侧密林,埋伏已定。次日辰时,李良果然率兵前来攻打,由是中伏,被陈余一举击败。
李良败走,欲回邯郸,不料归途早被张耳截断,又是一阵剿杀,部军就此溃散。李良无奈,只得向南渡过黄河,引领残部,投降秦军。
秦少府章邯引军前来攻打赵国,与李良遇个正着,准纳其降,留在帐下为将。李良欲报兵败之仇,又欲为新主立功,便自请为向导先锋,复引秦军渡河,北上攻打赵国。
秦二世二年闰九月,章邯大军兵临邯郸城下,挥军攻城。赵王歇自忖不敌,议于张耳:今陈余前往北边招兵,邯郸城内又无多少军马,如何拒敌?
张耳:章邯善战,李良又尽皆都中虚实,此城不可守也。可乘其围未就,臣保大王自北门而出,退守巨鹿,以待陈余引兵来至,复夺邯郸可也。
赵王:便依贤卿之策,急速行动!
于是便趁夜半,君臣弃城而走,退守巨鹿。此时秦将王离已奉秦二世诏命,率九郡边军二十万人出关,日夜兼程而来,重重包围巨鹿。
章邯由此攻占邯郸,乃将邯郸城夷平,尽迁其民于河内。之后驻兵棘原,在巨鹿以南修筑甬道,以此运粮,供给王离大军,以固其围。
赵王歇眼见陷入绝境,只得派出数批使者,去往各处搬请救兵。因秦军列营城南,赵国使节便先出城往北,复又绕过秦营,渡河往南,去向楚怀王以及各国诸侯求援。
镜头闪回,按下赵王受困巨鹿,复说陈余出外招兵。
陈余,魏国大梁人,向以儒家弟子自诩,曾多次游历赵国苦陉。当地富豪公乘氏慕其才能,遂将亲女嫁之,陈余由此扬名赵国。
因闻信陵君门下张耳招贤养客,乃前往拜之,奉如亲父,更为刎颈之交。当时刘邦亦为张耳门下之客,三人并为交厚。
秦国灭魏之后,秦始皇悬赏拘捕:有能擒张耳者,赏给千金;捉住陈余者,赏五百金。
张耳、陈余闻此,改名换姓,相伴逃到陈地,充当里正。
里中小吏曾因小小过失,当众鞭打陈余,又口出诟侮之辞。陈余不堪其辱,便欲起而抗争,张耳在侧,急以脚尖踩踢其股,示意暂时受鞭休动。小吏走后,陈余瞪目大恨。
陈余:兄何踢我?若非如此,我早手刃此獠矣。
张耳:我二人身负国仇家恨,将欲待机复国,公岂忘之耶?今遭小辱而不能忍,欲逞一时之愤,枉死胥吏之手,可谓愚不可及!
陈余听罢,呆愣片刻,深以为然,乃涕泣谢罪。由是二人利用里正卫身份,向里人传达朝廷悬赏拘捕令,声言擒拿张耳、陈余。里人自然无人知晓,其二人本身便是被通缉者。
陈胜在蕲州起义,攻克陈县,张耳、陈余前往求见,恳求录用。陈胜早闻二人才能,更知张耳曾为信陵君门客,大喜纳之。
陈地豪杰父老劝说陈胜称王,陈胜喜不自胜,但犹问于陈余、张耳。
陈余:将军不顾万死,起而反秦,是为替天下除残去暴,故此天下无不愿从。今刚据陈地而王,则示天下以私心也。
陈胜:若依卿计,则其奈何?
陈余:将军休要称王,宜速率兵向西,立六国之后以为党羽,使与秦国为敌。秦之敌众,其力则分;我之党众,势力必强。如此,将军可不必亲冒矢石以战,便可谫除暴秦,身据咸阳,以向诸侯发号施令。各国亡而复立,则谁不感将军大恩?则将军帝王大业就矣。
陈胜:我先称王,以此号令天下,又有不可?
陈余:主公今只取区区陈地一隅,就而称王,臣恐天下诸侯,不肯从之。
陈胜不听,于是自立称王。陈余见此,便知其并无远图之志,便生私心,继而进言。
陈余:大王遣梁、楚军向西,欲破函谷关,则河北后必为患。我曾遍游赵国,熟悉彼处人物地理,愿领一军,为大王略赵。
陈胜信以为实,这才任命故友武臣为将,率邵骚、张耳、陈余三将,一同略赵。
陈余与张耳此时终于得以英雄有用武之地,乃辅助武臣克赵,奉其为王,脱离陈胜。
未料其后韩广亦依样画葫芦,自立燕王;李良其后又叛赵投秦,故至功败垂成。陈余见邯郸力弱,不能与强秦相抗,这才与张耳商议,请其助赵王守城,自己前往常山招兵。
闪回结束,书接前文。
除余在常山郡募兵数万,急驰回京。惊闻邯郸已陷,落入章邯手中,由是不敢怠慢,复引兵赶至巨鹿,来救赵王歇与张耳。
因见秦军连营数重,不敢前进,乃驻军于巨鹿之北,以待诸国援军。
张耳闻陈余引军来至,屯驻在秦营之后,乃遣使前往,催促其出兵进击,以解巨鹿之围。陈余早知秦军首将王离,乃是老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世为秦国名将,又众寡不敌,岂能以卵击石?当下不从张耳之言,只是按兵不动。
由此相持数月,巨鹿城中看看粮尽。张耳大怒,又派张黡、陈泽为使,潜至城外大营,责问陈余见死不救之罪,并以数十年交情相逼,迫令出兵交战。
陈余无奈,乃派五千士兵交给张黡、陈泽,命其二人为将,攻击秦军围城外营。
赵军一出,便如投羊饲虎,登时全军覆没。张耳闻此,后悔不及。
当时秦赵两军,已相持数月之久。各国皆都发来援兵,反将秦军包围。十余路人马,皆都驻扎于巨鹿城外,距秦军十数里,或数十里不等。
张耳之子张敖,也北收代郡之兵万余,引之而来,屯驻于巨鹿城北。
诸路援兵皆都害怕秦军强大,于是按兵不动,不敢跟名将王离交锋。
楚怀王收到赵国求援奏报,乃与群臣商议,下达命令:分兵两路,往救赵军。一路以卿子冠军宋义为上将军,鲁公项羽为次将,亚父范增为末将,率军数万,北上以解巨鹿之困;另一路以刘邦为帅,进攻关中,围秦救赵,迫使秦军还师。
宋义、刘邦:臣等遵命!
楚怀王:此番出兵灭秦,你诸将之内,谁先攻下关中,就封其为关中之王。公等亦加勉力,成败在此一战也。
众将领命,由是点兵出征。
宋义率领楚国援赵大军,进至安阳,因见天色已晚,便命下寨安营。
前军探马来报:巨鹿距此不远,有秦国上将王离,率领二十万大军,重重围困。另有章邯二十万军,列于棘原,与巨鹿大营呈犄角之势。
宋义闻言恐惧,命令诸将:各引本部军马,就地安营,不可轻举冒进。
项羽:有道是兵贵神速,我军远来,利于速战,因何不进?
宋义:你小小年纪,晓得甚么兵法?有道是善解纷者,需待其疲。我只坐观秦赵决战,两败俱伤后进击,则必收渔人之利也。卿且退下,再有敢言出兵者,必斩!
项羽冷笑不止,愤愤而退。大军逗留四十六天,并不前进半步。
秦二世三年十一月,新年首月,军粮将尽,宋义便议退兵。
项羽当场痛斥:数万大军,延挨许多时日,空耗粮饷;如此怯战,枉为上将!
宋义恼羞成怒:此贼无礼,敢如此辱我。卫兵,将项羽与我拿下!
项羽亦怒,当即拔剑上前,手起剑落。宋义首级便离脖颈,落于地上,继而死尸栽倒。
宋义至死不知,部下将士已皆被范增暗中收买。眼见项羽行凶,并无一人上前,护卫主将。楚怀王闻之,虽然不悦,但亦无法可想,只得将错就错,便封项羽为上将军。并令英布、蒲将军两支楚军,也归项羽指挥,催命速解巨鹿之围,进军关中。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