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石崇斗宝-《华夏真相集》


    第(2/3)页

    魏六儿见不认识,疑惑道:二位小哥面生,不知有何事,来寻我一个山野村夫?

    那面如重枣的后生问道:公公可是蜀汉镇北将军魏文长公族孙,魏老先生?

    魏六儿:不敢,正是老朽。

    两个少年闻言大喜,急忙跪地叩头:如此好了,不枉我兄弟这一番苦苦寻找。侄儿关越、赵绪,拜见叔父大人。

    魏六儿惊道:我与二位小哥素不相识,怎受得如此大礼?这叔父之称,又从哪里说起?

    关越、赵绪起身,看着诸葛靓主仆三人,欲言又止。

    魏六儿:二位小哥有话自管说来,此位亦非外人。

    转向诸葛靓问道:闲话了这半天,还未敢请问客官尊姓大名,仙乡何处?

    一句话出口,在场众人都笑了起来。

    诸葛靓:公公既是魏公文长之后,果然亦非外人。实不相瞒,某乃蜀汉武侯诸葛孔明族侄,祖籍东郡琅琊,复姓诸葛,单字名靓,今来寻郑隐仙师公干,有幸得遇公公。

    魏六儿喜不自禁道:如此,阁下倒还是我前辈,某应该称唤一声叔父。

    说罢便要跪倒,却被诸葛靓一把扶住:公公这许大年纪,休要多礼。

    关、赵二人听了,啊也一声,同时向诸葛靓跪地拜倒,喜道:原来是诸葛叔祖在此,侄孙拜见,失礼休怪。

    诸葛靓急忙双手相搀:某与二位小哥素不相识,因何行此大礼,又这般称呼?

    赵绪:魏叔父,诸葛叔祖,你二公仔细相看某这兄长,且看他长得却像哪个?

    诸葛靓闻听说姓关,又见他面相,忽然惊喜道:你莫非是汉寿亭侯关公之后?

    关越:叔祖所猜不差,某正是汉寿亭侯玄孙,祖父官讳名平,父讳关樾是也。

    诸葛靓流下泪来,哽咽道:我闻钟会、邓艾引军入蜀,庞会杀了汉寿亭侯全家,关彝公蒙难;只以为关家自此绝矣,不想……不想……。

    关越亦下泪道:祖父遗下我父一支在荆州,并未入蜀,故此幸存血脉。另还有叔祖关索公当年随武侯征南,留镇南中,彼一支人丁旺盛,关家未绝其后。

    诸葛靓连连点头,但仍流泪不止。

    赵绪欲止其悲,遂接口道:叔祖眼光甚是厉害。既如此,能否猜到孩儿来历?

    诸葛靓平静心绪,再仔细将他相了一相:你与关越既是兄弟相称,且是姓赵。据某所知,蜀汉骠骑将军关兴乃关公次子,娶赵公子龙之女为妻。遮莫你是赵子龙之后?

    关越:叔祖真乃神人,一说就着!

    赵绪:叔祖聪智,世人不及。侄孙正是赵公玄孙,祖父赵统,父亲赵冕是也。我与关越既是结义兄弟,且是姑表兄弟之亲。

    诸葛靓:你兄弟二人这是从何处来,今家宅居于何处?

    赵绪:我等皆隐居于武陵县城外六十里桃花坞,已历三世,不为外人所知。当年马谡将军往寻其兄马良骸骨,偶然发现桃花源谷,告知诸葛武侯。蜀汉灭亡,诸葛均祖公与伏龙徐元直先生分头将我等先祖迁于此处,自在过活,不问外间世事。近因我父辈言道,中原即将遭受五胡战乱,届时必将祸及江南。于是令我兄弟四人出谷,找寻蜀汉故臣之后,迁入谷中避乱,并传五胡令于叔祖。我等已将王甫、赵累、黄忠、马良诸公之后人迁入谷去,魏公公是最后一家。天可怜见,却在这里遇到诸葛叔祖,岂非天意使然?

    诸葛靓问道:你兄弟四人?还有两个是谁?

    关越:一个是葛全,乃武侯孔明公玄孙,其祖父诸葛企;一个是诸渭,诸葛子瑜公玄孙,祖父诸葛谦。因避官家,各取其复姓中一字为姓。他二人负责传递五胡令与叔祖,正在庙中等候,不料倒被我兄弟遇到。兀的那不是他兄弟二人来了?

    诸葛靓回头看时,果见二人寻入林中而来,趋拜于地:叔祖,令侄孙寻得好苦!

    镜头转换,都城洛阳。

    字幕:晋太康六年,初夏。

    琅琊郡守差人飞报入京:琅琊王司马伷妻舅诸葛靓,以外出围猎为名,一夜之间人走家搬,阖府只余空宅,家小百十余口皆无踪迹。因事关皇族亲眷,不得不报。

    武帝司马炎览奏,沉吟不语。

    此时司马伷已亡故二载,其子司马繇正在京中,封爵东安公。在朝堂上闻听亲舅不知去向,不由大是惊疑,将一双恶狠狠目光,落在文武班中一员大将身上。

    那员将正是文鸯,天下武艺第一,西征鲜卑立有大功,自辽东任满回朝不久。

    画外音:当初征东大将军诸葛诞据淮南造反,遣文钦、文鸯父子至江东向吴国借兵,以为后援。其后文钦引吴兵至于寿春,因与诸葛诞异心,被诸葛诞诛杀;文鸯遂降司马昭,终灭诸葛满门老少,诸葛靓因在东吴幸免。因有前番血海深仇,司马繇今日听闻娘舅全家消失不见,故怀疑是为躲避文鸯而走,由此引发旧恨。

    文鸯自知其仇意何来,但因此事果与己无关,且仗军功武艺在身,故佯作不知。

    晋国灭吴之后,天下无事,兵戈不兴。但因武帝司马炎大封宗室之举,诸王各据一方,天下乱象已呈,不断有诸王不法密报入京。

    武帝正要司马氏宗族自相争夺残杀,乃故作不知,并将密报全部付之一炬。只在内宫中日思夜想,如何寻机公布自己实乃献帝山阳公玄孙,并得朝臣拥戴。

    因苦思不得其计,遂渐渐混乱日月,将一班朝政尽付予国丈杨骏,封为临晋侯。

    字幕:杨骏,字文长,弘农华阴人,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初为高陆县令,累迁至车骑将军,因其女被晋武帝立为皇后,于是得受宠信,与弟杨珧、杨济势倾天下,时称三杨。

    尚书褚磓、郭奕进奏:臣闻天子分封诸侯以卫王室,为君之屏障;后妃以理祭祀,弘扬宫中教化。今国丈无功于国,以临晋为爵名,是谓临于晋室之上耳,此天下将大乱之兆也。且杨骏心胸狭隘,不能付予治国重任。

    武帝览奏,拒而不纳。由此后党专政,请托贿赂之风公行。

    晋武帝本来颇多内宠,平吴后复纳吴王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数量为历代之冠。因内宫佳丽并争皇帝宠幸,武帝于是常乘羊车,恣其所至,则令使该宫嫔妃宴寝。

    历史真相:中国历代开国皇帝,如司马炎荒怠纵欲者实属罕见。究其历史真相,是因司马炎肩负恢复汉室社稷重任,见司马家族人丁众多,故此大封诸王,使其出朝就藩;但仍有数十家宗室列于朝班,自己又无得力弼助之臣,故此一筹莫展,方至颓废如此。司马懿当初只欲完成孔明遗志,终使刘炎即位;但对自家族大人多之事,却是未曾料及,亦无计可施,便此离世,故成今日骑虎之局,也是天意,非人力所能奈何。

    司马炎左思右想,放眼身边皆乃司马宗族或其旧臣,便为之气沮志颓,不得舒展。由是武帝怠于朝政,朝廷大事皆归于三杨,朝堂上皆尚虚夸,再无诤臣。

    杨骏贪鄙异常,上行下效,以致朝中奢侈之风大起,公卿贵族竞富争豪,引以为傲。当时在京都洛阳,富可敌国者便有三人:其一乃中护军羊琇,典掌禁军;其二国舅后将军王恺,其三最富者乃是散骑常侍石崇。

    字幕:羊琇,字稚舒,出身泰山羊氏望族,曹魏太常羊耽之子。王恺,字君夫,曹魏司徒王朗之孙,名儒王肃第四子,文帝司马昭文明皇后王元姬胞弟。石崇,字季伦,渤海南皮人,晋开国功勋大司马石苞第六子,因生于青州,故此小名齐奴。

    石崇早年历任修武县令、城阳太守、散骑侍郎、黄门郎等职。吴国灭后,获封安阳乡侯,累官南中郎将、荆州刺史、南蛮校尉、鹰扬将军等职,在任上劫掠往来富商,因而致富。

    其有别馆,建在河阳金谷,又名梓泽,所掠资财尽藏于金谷,世人不知其家产多少。

    杨骏用事,征聘石崇入朝,拜为太傅。

    石崇闻说王恺家豪富,家里用饴糖水洗锅,心甚不服,即命家厨以蜡为柴烧饭。有邻舍好事者闻之,皆说石崇比王恺家阔。

    这日散朝之后,王恺在午门外拦住石崇:太傅,我闻你家以蜡为柴,此事有诸?

    石崇:确有此事。将军问此何意?

    王恺:某欲与公斗富,可否?

    石崇:但凭将军遵意。但不知以何赌赛?

    王恺:太傅到时即知。我之所为,公若能照做无误,某便认输可也。

    石崇:必要超过将军方可算赢,何必照做!

    二人话头僵住,就此各自愤愤还家,说比就比,毫不怠慢。来日一早,王恺遂命于府前皆用紫丝编成屏障,夹道四十里,洛阳由此满城轰动。

    石崇闻听家仆禀报,笑道:雕虫小技,有何难哉?命用贵重彩缎,铺设锦屏五十里。

    王恺惊于石崇财力强过自己,心怀不甘,遂连夜入宫,向晋武帝请求帮忙。

    武帝闻说斗富,即命内侍:将我宫中所藏两尺高珊瑚树赐予国舅,与太傅相斗。

    王恺大喜,于是便将珊瑚树搬回家中,撒下柬帖,请石崇及朝中众官至府饮宴。众官知道是为斗富,心中好奇,皆都慨然而至。

    于是国舅府中大排筵席,公卿豪贵济济一堂。

    酒过三巡,王恺吩咐停酒,说道:家有珊瑚,举世罕见。当请诸公观赏一番,如何?

    众官哄然道:愿求一观,以饱眼福。

    王恺便令侍女:将我府中所藏珊瑚树捧出,请众位大人品鉴。

    于是两廊奏乐,侍女以小车将珊瑚载入,陈于堂前。众人见那珊瑚高逾两尺,枝条匀称色泽鲜艳,不由赞不绝口,皆曰实乃世所罕见,真是无敌至宝。便在赞声不绝之际,只听座中有人冷笑。众人视之,见发笑者正是石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