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两道圣旨 1-《重生明末做皇帝》
第(2/3)页
天津卫是拱卫北京的一道最重大的军事力量,若是京中有何变故,那天津卫便成了驰援最快的军队。
宣府,无需多言,乃是九边重镇之一,意义可见一般。
这六个地方的总兵之位,在圣旨下去后,并没有受到阉党的反弹,这也是魏忠贤的一种让步。
至于这六地的总兵人选,朱由检也不太清楚他们的为人禀性,能不能行军打仗,只是观看兵部的考核选拔而出,最起码有一点可以证明的是这六人与阉党没有多大的关系,不然凭着资历战功也能熬上总兵之位,明朝总兵的职位是有些分别的,边关一城总兵,便能统辖上万人,而宣府,大同,天津卫总兵,这三处才是重中之重,这三处拱卫京师,东西呼应,即便总兵没有私自调兵出击的权利,可被阉党之人控制的话,那么难免会在日后倒阉的**中增加一丝不确定性。
此时,朱由检选择的不是有武力,又能行军打仗的将军,只要有一个条件满足,朱由检便会把此人提拔起来,那便不是阉党。
魏忠贤的默认,阉党的退步,让朱由检的手掌慢慢伸向了军队。
四日后,大朝会开始。
太和殿中,朱由检着龙袍,坐于龙座之上,看着包括魏忠贤孙承宗在列的文武百官跪着,心中有些豪气,只待过了今日,自己便能一步步向魏忠贤进逼,而魏忠贤只能一步步后退,直到看到背后的万丈深渊。
“平身。”
文武大臣听到皇帝说话,都站起了身。
朱由检看着大臣,轻声说道:”前几日平台召对,朕与孙承宗孙大人相聊甚欢,自认为孙大人对于边关之事极为了解,而辽东后金之乱,乃是我大明朝最大的祸患,朕不得不重视,前几日孙大人答应朕愿意出山助朕一臂之力,彻底平定边患。”
在列的有许多阉党成员,听完朱由检的话都不由看向了站在前列的魏忠贤,只不过此时的魏忠贤却低着头,魏忠贤不说话,阉党成员也知道魏公公的心思,竟然没有一个人出言反对,至于那些文官清流,心中多少有些幸灾乐祸,终于有人能在阉党手中抢夺权利了。
”王体乾,你宣旨吧。“朱由检看着平静的大殿,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事情已经定下了,圣旨一旦颁发,众臣也不得不遵命而行,自己为孙承宗争取到了道义的至高点,至于到了下面如何抢权,朱由检却帮不了孙承宗了,不过朱由检认为,孙承宗凭着多年在辽东的资历,根本不需要自己帮助,而事实也是如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