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从小大的的教育,让他的灵魂,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一旦落实了,很难改变的,哪怕时间和空间,都无法扭转。 所以,牧景已经生出来了改变这个时代的野心,他也正在努力的往这个方向而前进。 “这是大汉留下来的陋习,大家都是这样,并非是一个人一个家族的事情,而是普遍性,大部分的县城,都有乡绅豪族,他们掌控大部分的田地人口,具有很高的影响力,你一人之力,想要彻底改变他们的存在,无疑乃是天下为敌!” 蔡邕虽然迂腐一点,却能把事情看的很透彻:“别看你如今新政进行的风风火火的,可一旦遭遇狙击,引起很多乡绅的共鸣抵抗,那为了顾全大局,你未必能继续进行下去!” 牧景倒是没有怀疑蔡邕这一点。 新政,那那就是改革旧制,落实新的一种制度。 可有些事情,是利益决定的。 一个乡绅豪族,明侯府不怕,十个,也不怕,一个县的乡绅豪族不怕,十个县的乡绅豪族,也不怕。 可如果他们联合起来呢。 利益就是纽带。 这并非没有可能的事情,一旦他们认为,无法改变牧景的决定,无法阻止新政继续落实,无法保证自己家族存在的利益。 他们将会聚集在一起,乡绅豪族,有粮有人,振臂一呼,说不定就能拉出一支队伍出来了,乌合之众未必能乱得了西南的江山。 可蚂蚁多了也能咬死了大象。 到时候,牧景必然就会面临一个两难的决断,是大局为重,和平为主,还是强硬哪怕面临内部平叛战役,也要继续进行新政呢? “事情不怕失败,就怕不去做!” 牧景放下手中的笔墨,看着蔡邕,道:“父亲,在我决议进行新政改革的时候,我就已经做好最坏打算!” 他走出来了,跪坐在了蔡邕的案桌对面,低沉的回应蔡邕:“可父亲不要忘记了,只要我不跨,我就还有希望,大不了十年,二十年,我能活生生的熬死你们所有人,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 “幼稚!” 蔡邕撇撇嘴,虽然不想咒自己的女婿,但是却不得不给他泼一盘冷水:“瓦罐难免进口破,将军终须阵中亡,你虽年轻,此乃优势,当今诸侯之中,没有一个人如你般年轻力壮,正是壮年之期,你要说有优势,也是正常的,可你是一个沙场征伐的诸侯,沙场之中,年幼和年长,区别不大的,箭矢不长眼,你有何尝知道,自己每一次征战,都能回来了,如今多少人,盼着你,战死沙场,一旦这样,明侯府还能压得住西南吗?” 牧景无后,乃是明侯府最大的一个空隙。 “又或者,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用去沙场,就在这渝都城,你就敢说,他们做不出鱼死网破的事情!” 蔡邕冷笑:“身为一方主公,肩负千万百姓,行事不可如此鲁莽,凡事当谨慎!” “父亲教诲的是!” 牧景想了想,倒是认同了蔡邕的教导,自己有时候,的确过于自信,容易犯错。 孙伯符,江东小霸王。 武艺高。 手握雄兵,打下江东六郡,奠定东吴根基。 这样的人,若是战死沙场,那也是正常的,可历史上,他偏偏就是死于几个小毛贼的手里面,英雄悲愤,死不瞑目啊。 阴沟里面翻船的事情,还是得提防。 “威势你已经拿到了,老夫还是建议,你该收敛一点,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万望不能把人逼得太紧了,狗急跳墙的,人急起来,可是不要命的!” 这几天还在抓人的事情,让蔡邕的有些不安。 所以他才来警告牧景的。 “父亲放心吧!” 牧景想了想,道:“该给他们的警醒,我已经给了,接下来了不过只是走走过场而已!” “你既心里有数就行了!” 蔡邕松了一口气。 “父亲,另外还有一件事情,我想要和你商讨一下!” “说!”蔡邕抬头。 “废除举荐制!” 牧景低沉的说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