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黑夜之中,一阵阵的冷风萧瑟。 建业城的夜空,已经被明火的光芒照耀如同白昼一样,不管城东城西,内城外城,皆然人头涌涌,声音繁杂。 气氛更是即将点燃的油桶一样。 建业内城,其实并不大,是以秣陵城城桓为根基,修建起来了,只有三道城门,建业新城为吴都之后,内城自然是寸金寸土,城桓也是重修修建过了。 秣东门,是内城东门。 城桓高三丈,宽厚,门前有千斤闸,防御力比之外城,更胜一筹,能抵挡倍数之兵于城门之外了。 可如今,内城只有不足两千余兵马。 而城外,一条条主干道上,列阵的明军兵马,绝不下万数以上,一旦进攻,恐怕一夜,内城都撑不住啊。 “城中世家府兵,何时能集合起来了?” 孙坚虎眸闪烁,看着城下那人头汹涌,心中有一阵的挫败感。 这种感觉,很悲愤,如同当年他几个兄弟战死沙场的心情,四个结义,曾经一同游历天下的兄弟,祖茂,韩当,程普,皆已经战死沙场。 那时候,他也是这样的感觉,自己明明是一方之主,手握重兵,却保不住最珍惜的东西。 “臣已经命人通传陆俊魏腾,立刻集结,但是各府府邸分布内城外城,内城的府兵,可能不足两千而已,一个时辰之内,必可集结起来了,而外城的府兵,最早也要凌晨之前才可能抵达内城,而且一旦被他们出兵拦截,恐怕在外城就会被击溃了!” 张昭作为文臣,本不该上战场的,可杀到了门前了,他也无惧,壮胆站在了孙坚的身边,面临千军万马丝毫不畏。 “大王,猛虎亲卫一千五百将士,已经集合上城!” 一个校尉站上来,拱手说道。 他叫徐琨。 孙坚的外甥。 也是孙坚最信任的人,率猛虎亲卫,守卫王宫之中,一直都宿卫孙坚左右了,是孙坚最后的一道的防护栏。 他麾下的猛虎亲卫,也是猛虎军之中,战斗力最凶猛,战阵最娴熟,战场经验最丰富的将士。 此时此刻,内城唯一能依仗的,就是这一支兵马了。 “全力备战,征内城民夫,搬运器械,一个时辰之内,要把军械全数运之城墙之上,告诉猛虎儿郎们,孤就站在这里,与诸将同生死,今日敌寇临城,必是苦战,但是吾等宁可战死,不得退后半步,城中万民,乃是我吴国根基,城中百官,皆我吴国之宝,万万不可失!”孙坚冷沉的说道了。 “诺!” 一千余兵马上了城头,各种各样的防御器械也搬上了城上,让城墙有了不少的防御力。 “来人!” “在!” “此乃孤之虎符,你立刻持之,快马赶去石头城,命黄盖,在天亮之前,必须要撤兵返内城,坚守内城!” 孙坚沉默了半响,突然下令。 到了这个地步,作为一个在战场上有丰富经验的人,他已经明白了明军的整个战略部署,攻西而掩东之主力,用的好啊。 他的确上当了。 城中主力,皆在石头城,防守明军进攻,而东城却丝毫没有的防守,被明军长途奔袭之下,轻而易举的就破开了。 至于景平水师为什么从东面出现,那只有一个解析,景平水师舍弃战船,江乘上了岸。 是他太大意了。 他一直想不通,景平水师的主力在哪里,如今响起来,他根本就是忽略了太多的征召,从明军发疯的进攻石头城,他就应该想到了。 水师虽然是以水战为主,但是谁说水师不能登陆作战了,驾驶战船可水战,登陆陆地也可攻城,这才是是水师。 这时候现在说什么,都于事无补了。 外城已破,黄盖堵死在石头城,也无济于事了,这时候,保住内城,或许才是最重要的时间,只要拖一两天时间,吴军主力至,明军必败。 “大王!” “不可!” “失其外城,内城如何坚守,此非上策!” 众臣听到孙坚的军令,纷纷说道。 外城是的建业的屏障,失去了这道屏障,那么建业就好像一个脱了衣服的姑娘一样的,任由明军玩耍了。 而且让明军两大主力会盟,对内城的压力,更加的大,甚至守不住半日就会被破城。 “若不能撤主力之兵,诸君可教孤,当如何应这城外之敌军重兵,护我吴国朝堂之安危乎!”孙坚转过头,眸光一扫而过,冷厉的光芒闪烁着寒意。 他也不想撤。 他也不愿意丢了外城,失去了能保护自己的那道屏障。 但是如今他连内城都保不住了。 还说什么外城。 众臣听着孙坚,如此的责问,一时之间顿时哑口无言,皆然变得沉默了。 这就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怎么选,都是错。 唯有两害之间取其轻也。 “下令吧!” 孙坚怒喝一声。 “是!” 一个大臣领命而去。 “孙静!” “在!” 作为孙坚的弟弟,孙静封侯武城,乃是吴国王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宗正,同样也是随孙坚出生入死的兄弟,久经沙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