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田丰的自刎,堪称壮烈。 张辽也楞了一下。 半响之后才反应过来,却不得不承认,哪怕是敌对的,他都要敬佩一下这一位读书人出身的军师。 天下总会有一些英雄的存在,不管立场如何,他们的忠义之心,让你不得敬佩。 但是敬佩归敬佩,立场还是不会变的。 “来人!” “在!” “此人乃是英雄豪杰,一代忠义之臣,哪怕是敌人,亦该尊敬,不可损其之尸身,安置好!”张辽长叹一口气,轻声的说道。 按道理恼羞成怒的他,因为没有达到目的,他应该把愤怒发泄在这个人身上的,毕竟不是田丰,他可能抓住了袁绍了。 一旦抓住了袁绍,这一战,根本就没有悬念了。 可如今,袁绍逃出去了。 他集合主力之后,肯定还会杀回来了, 战争还会继续。 可恨归恨,倒是怨不起来。 “诺!” 亲卫拱手领命,领着两三将士,把此人尸首,送回大营里面,找了一个行军床安置好,这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打扫战场,准备撤!” 张辽可不认为,此时此刻他们可以高枕无忧了,击溃了周军中营,等于击溃了周军的军心,但是需要时间。 这时候,就是斗毅力的时候了。 是周军先崩溃。 还是他们先被周军给击溃。 就看谁的命硬一点而已。 “另外!” 张辽的眸光变得锐利起来了:“命令景武司探子,尽快通知的昭明第一军和昭明第二军,从战场撤出来了,我们在原定的地方,汇合他们!” 接下来张辽的目标,不是雒阳。 雒阳他已经放弃了。 回去也没有意义,而且这时候,雒阳就是一块丢出来的骨头,会成为众矢之的。 他要撤往邙山。 这才是他应对周军最后反扑的选择。 周军此战已败,但是最后必有余力反噬,毕竟袁绍手中主力还在,兵力依旧在明军之上,要是拼命起来,明军还是很危险的。 “诺!” 左右传令兵立刻把军令一层层的传下去。 “将军!” 这时候闵吾走过来了,他浑身浴血,奋战之勇,可想而知,一双冷鹰般的眸子依旧泛着血红色的光芒,战意未退。 “闵吾中郎将,将士们伤亡如何?” 张辽看着即将要明亮的天色,他低沉的问。 “打的太狠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闵吾有些悲伤起来了。 这都是他羌人儿郎。 为了杀进来,不要命的冲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地的尸体之下,最少有三分之一是明军将士的。 “具体数字?” “折损超过三千,五千以上将士负伤,重伤两千有余,折损战斗力超过四分之一以上!”闵吾迅速的说道。 “军心如何?”张辽担心的问。 折损兵马太多,必然影响军心,袍泽战死,那是能引起亲近的将士悲伤,悲伤的情绪影响之下,那就是动摇军心。 “军心还算是稳得住!” 闵吾回答:“我羌人本生活在最恶劣的环境之下,生死反而司空见惯了,虽此战付出代价沉重,但是还不至于击垮我昭明第三军的军心!” “那就好!” 张辽松了一口气:“我们还没有到胜利的时候,这时候坚持才是最重要的,不能前功尽弃,不能让我军儿郎白死了。” “我明白!” 闵吾点点头。 打到了这一步,伤亡是无法避免的,他们这些主将,唯一能做的,不是在这里悲天悯人,不是伤心欲绝,而是让他们所伤亡的将士,死的有价值,让他们军功战绩能彻底的落实。 此战若胜,昭明第三军就是首功,此战若败,那就不是功劳了,而是他们甚至会被追责。 战场,永远都是以成败论英雄,功勋也一样,打了败仗的人,是没有资格要求军功的,而明军,确是最依赖军功的,升迁也好,军饷递增也好,都是靠军功,所谓裙带关系,被弱化的很厉害了。 没有军功,哪怕是王族子弟,牧氏儿郎,在军中,也不得尊重,也不会被信任。 “将军,周军从雒阳来的援军,已经杀进来了,距离我们不足八百米!” 斥候禀报!” “撤!” 张辽扫了一眼战场,咬咬牙,道:“活着的人比死去的更重要,打扫战场,收敛战死儿郎的尸体的确很重要,但是我们现在,没有时间了,立刻撤,不能让他们纠缠上,一旦让他们纠缠上了,必然会被他们主力所包围!” “是!” 闵吾虽不甘心,但是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应下来,有一句话张辽说的对,活着的人比死去的更重要,而且有军籍在,死去的每一个将士,都将会得到明国最大的尊重。 “将军,那些俘虏呢?” 这时候,一个校尉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