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峥嵘之人-《汉家功业》


    第(2/3)页

      荀彧想到了孙坚,忽又看向曹操,些许苍老的脸上隐有迟疑之色。

      曹操却瞬间明白了,抬手向皇甫嵩,沉声道:“大司马,下官请命,领兵从豫州出九江,策应吕布!”

      “曹卿家要出征?”

      这时,刘辩的声音从外面传进来。

      一众人连忙起身,行礼道:“臣等参见陛下。”

      刘辩一摆手,道:“免礼。”

      五个人目送着刘辩坐到主位之上,这才放下手。

      曹操双眸炯炯,抬起手,沉声道:“陛下,臣等议,命吕布奇袭力阳,臣请策应。”

      刘辩环顾五人的表情,道:“不用了,朕准备抽调豫、徐二州兵马,共讨扬州!”

      荀彧面露一丝疑惑的看着刘辩。

      董卓催要钱粮,奏本里就差明写,没有钱粮,他便不动。

      公孙瓒等人,还得制衡董卓,根本走不开。

      豫州哪来的兵马?徐州能抽用的,不过刘备、吕布合共的一万兵马。

      不止他疑惑,皇甫嵩,荀攸,蔡邕,曹操等人同样不解。

      刘辩微微一笑,道:“他袁术能招揽那么多人,那么多兵马、钱粮,没道理其他人做不到。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尚书台的诸位卿家,要专心于政务。”

      荀攸倒是想,可‘军政’不分家,哪里能够专心?

      “不知陛下,打算派何人领兵?”皇甫嵩神色冷清,毫无表情,看着刘辩道。

      刘辩伸手接过茶杯,道:“朕已经有人选了,过几日诸位卿家就会知道。朕今天来,要说三件事。”

      说到这里,他低头喝茶。

      五个人不由相互对视,有人选了?是谁?

      刘辩将茶杯抱在手里,道:“这第一件事,司隶、兖州、并州的清丈田亩、户丁核查,到现在为止,进展缓慢,阻力丛丛,尚书台要拿出强硬手段,排除干扰,勠力推进。到今年年底,朕要看待初步成果。”

      荀攸,荀彧两人脸上面露一丝凝色,躬身道:“臣等领旨。”

      清丈田亩、户丁核查,除了朝廷、地方任命的大小官吏懈怠以及被腐蚀等情形外,地方上的士族豪门出手阻止,是最大的阻力!

      到现在为止,不说司隶,即便并州、兖州这样被轮番战事蹂躏,破败不堪的州郡,依旧需要当地的士族大户来‘供养’,不论是朝廷任命的官吏还是本土派,与地方士族豪门的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想要查清楚田亩情况,户丁人数,困难不是一点半点。

      刘辩扫过他们一眼,道:“第二件事,便是治粟都尉以及盐政,张辽已经控制了冀州盐场。荀彧卿家给朕的建议是,盐由各州、郡、县主官负责,所得钱数,半年一缴,押解太仓。诸位卿家怎么看?”

      皇甫嵩仿若未觉,坐在那,状若有思。

      蔡邕见状,想到了他的史侯纸,道:“陛下,还得考虑路途中的损耗以及哄抬盐价,谋取暴利等的情形。”

      刘辩眉头一挑,看着蔡邕点头道:“蔡卿家所言有理。这件事,便交由太仓令负责,绝不可大意!”

      荀彧神色不动的抬手,道:“臣领旨。”

    
  刘辩又喝了口茶,道:“朕要说的第三件事,就是文武分离。州牧、太守、县令等不掌兵,设佐官都尉领州、郡、县之兵,兵额限定。另,朝廷会逐步派将军,领兵分驻各州,归属大司马府统辖,不隶尚书台与地方。”

      这件事,刘辩自登基以来,敲敲打打,陆陆续续提过,那时是小心翼翼的试探,现在,他无需顾忌那么多了。

      皇甫嵩作为大司马,自是十分清楚。

      倒是曹操狭长双眼有凝色一闪,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挣扎。

      他选择了‘武将’一途,便不能牧守一方了。

      征西将军是他的梦,牧守一方也是!

      刘辩这三件事,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只不过这一次,刘辩准备付诸行动了。

      荀攸,荀彧对视一眼,许攸抬手道:“陛下,是否等平灭袁术之后,再做实施?”

      刘辩将茶杯递给潘隐,站起来,淡淡一笑,道:“小小袁术,诸位卿家不要太过高看了。平叛是平叛,政务是政务,不能因为他有所耽搁。”

      荀攸,荀彧抬手,恭送刘辩出门。

      “陛下果然英明神武,有世宗风范!”等刘辩出门,在一片安静中,蔡邕赞叹道。

      众人看了他一眼,没人理会。

      荀攸转向荀彧道:“叔父,你怎么看?”

      荀彧抬起眼皮,余光扫过所有人,道:“陛下所言有理,袁术一事,朝廷过于担忧了。”

      荀攸欲言又止,心里并不这么看。

      袁术谋逆,是大汉朝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最大的一次世人谋逆,如果不能迅速平定,只怕世家人心都要动摇、离散了。

      曹操不屑轻哼一声,他与袁术、袁绍兄弟很熟,深知这两兄弟的秉性。他自信,给他三万人马,最多一个月便能灭了袁术!

      荀彧忽的抬手向皇甫嵩,道:“敢问大司马,可知领兵之人?可否透露?”

      皇甫嵩不假思索,道:“我确实不知。”

      曹操跟着道:“大司马府暂且没有进一步征讨扬州的计划。”

      荀彧放下手,老成的脸上出现肃重之色,道:“不可以是渤海王。”

      皇甫嵩神情一动,继而微微点头。

      曹操的脸上也出现郑重之色。

      如果是刘协出去领兵,固然会对袁术等叛军的‘大义’造成冲击,但其中的风险太过可怕,一旦有个闪失,很可能会造成兄弟阋墙、甚至大汉朝分裂的情形!

      朝臣们对刘辩的不按常理出牌忧心忡忡,在商议中,刘辩回到了景福殿。

      他背着手,站在屋檐下,静静望着不远处。

      一个中年人,在禁卫的护送下,缓缓的靠近。

      到了近前,这个人的容貌才完全看得清楚。

      明显洗过澡,换了身衣服,但头发没有打理,胡子拉碴,神色疲惫,双眼无神,完全不像是一年多前,带兵杀入禁宫,屠戮数千人,英姿勃勃,杀气腾腾,更是杀到了刚刚继位的刘辩身前,毫无退让之意的虎贲中郎将——袁绍!

      袁绍在黄门北寺狱经历了太多,也已知道袁家覆灭,袁术谋反等这短短一年多发生的翻天地覆的事情与变化。

      他沉默着走到刘辩近前,面无表情的抬手道:“罪臣袁绍,参见陛下。”

      刘辩看着他,一时间心里起伏不定,难以平静。

      一年多的时间而已,恍若隔世。

      当时,他确实被吓到了,袁绍煞气凛冽,手里的剑在滴血,手下的兵已杀红眼,见人就杀,毫无顾忌。

      不止是景福殿前,整个皇宫到处都是内监、宫女的尸体,血流成河,杀声盖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