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起飞的大秦帝国-《德正道昭》


    第(2/3)页

    一直反对秦国的儒家,一大部分迁往汉国,秦国并没有阻拦。一小部分顺应秦国发展,融入了秦国的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儒家祖庭的一部分人固执的没有迁徙,也没有出仕。

    儒家到了汉国得到了极大的认可,在刘邦的支持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时间秦国百家沸腾,百家学者更加认可秦国的政权统治。在秦国的儒家,如果不是有嬴政给的政策,他们估计都会被唾沫淹死。

    始皇帝安慰百家之人,如果我秦国驱逐儒家,以后还会驱逐你们任何一家,既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就要包容并蓄,不能成为一言堂。

    只有以宽广的胸怀来接纳不同的声音,社会才能更好的发展。始皇帝的胸襟折服了百家学者,百家学者拥护秦国之心,空前高涨。

    就在秦国平定北方、发展生产的时候,汉国也并没有闲着,汉国一直在向南推进。

    经过五年的发展,汉国已经平定了东越、南越、夜郎等地,版图还一直在向南推进。

    只是刘邦越来越恐惧北方的秦国。十年过去了,嬴政及昆仑将军们,一点都没有变老的迹象,他却感觉自己的身体在走下坡路。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嬴政不再和从前一样杀伐果决,不停的攻略,而是稳定生产,鼓励生育。

    因为嬴政真的有大把的时间,他手下的将军们有大把的时间。这才是真正让他恐惧的,他的一切布置在长生面前一文不值,他不禁一次又一次的想到了投降,想去和嬴政求一个长生不老。

    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很无奈。知道再怎么发展,自己也比不上嬴政了,此生踏入中原大地都是奢望,所以他便不停的向南攻伐,发泄着心中的愤懑。

    他做梦都想,一觉醒来,有一个比昆仑还强大的神仙组织来辅助他,哪怕是来奴役他都行。一次次的醒来,他一次次的失望。

    嬴政还是没有渡江作战的打算,他这时候把剑锋指向了西域。这个一直困扰秦国的西域。

    经过十年的发展,这时候的秦国已经不是最开始那样了,这时候的秦国各部分协作非常顺畅。

    秦军从内地发兵五十万,草原发兵三十万一路向西推进。此时秦军兵器甲胄精良,重建了大秦弩车阵。

    西域诸国本来是靠优良的骑兵和坚固的城池才在西域坚挺这么多年。此时在秦国草原骑兵和大秦军士面前完全丧失了优势。

    秦国五年的时间,稳扎稳打平定包括月氏、乌孙、楼兰在内的西域三十六国,屠灭持续反抗激烈部族十余个。

    至此西域三十六国地区完全融入大秦。西域边境常备五十万战兵,岳飞出任第一任西域都护府都护,处置西域大小事宜。

    秦国开始进攻西域诸国的时候,羌族不断的袭扰。秦国本想派兵去攻伐羌族,奈何羌族生活地区不适合中原人作战,哪怕匈奴人也不是很适应,所以不得不先把羌族的事放一放。

    五年过去,秦国不断的训练士兵,终于训练出一只能高原作战的部队。羌族人数本来就很少,几只羌族一共才有几十万的人口。

    所以当大秦铁骑攻入羌地,就如摧枯拉朽一般吞并了整个羌地。秦国为了充实融合羌地,从中原迁徙一部分人去羌地定居。

    二十年的时间,秦国周边的隐患都解决了,国力爆发性增长,百姓发自内心的有一种自豪感。

    最近几年来秦国不断向南增兵,整个长江一线从巴郡、南郡、恒山郡、九江郡已经有不下一百五十万的大军。

    刘邦此时以显老态,当初一直跟随他起家的这些臣子,萧何、陈平、张良、韩信等等也都尽显老态,他们都感到无限悲凉。

    老天实在不公,凭什么嬴政就能得长生?秦国一直是他们悬在头上的利剑。他们向南攻占再多的土地,也没有归属感,也没有胜利的喜悦。嬴政即使不进攻,耗也能把他们耗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