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弥补遗憾-《2003:从外贸开始》
第(3/3)页
不过这帮弟弟妹妹,现在年纪最大的也才十四五岁,全都是小屁孩子。
尤其是外公家这边,五个舅舅,年龄跨度十分之大,最大的舅舅50多岁,最小的舅舅今年才26岁。
大表哥要比小舅舅大一岁,18岁就生孩子的大表哥,儿子已经9岁了,而他的叔叔今年才刚订婚。
叔叔舅舅什么的加起来,家族成员其实很庞大的,在村里也是没人敢欺负的存在。
进入新世纪,虽然跟七八十,八九十年代有了很大的不同,不过农村环境基本还是没多大的变化。
家族人员多的,在当地就占有一定的优势,道理讲不通就一拥而上是常有的事。
小时候父母要工作,一到寒暑假就被扔回农村的檀锦程,这场面没少见。
哪怕是受过教育的檀立华,在正式分配工作之前地,得了没少亲自上阵。
进村之后,路况明显要比镇上差不少,张庆峰驾驶三轮车的速度又一次降低下来。
路边不时有行人路过,大多数是一些年纪大的,张庆峰跟檀立华夫妇,时不时的跟路边的行人打招呼。
外婆这这家村里的人,檀锦程不认识多少,这时候很明智的选择闭嘴,免得喊错了。
没一会儿,车子便停在了檀锦程小舅舅张庆宣的家的院子里,小儿子没结婚,二老现在跟小儿子住在一起。
国人都有房子情节,城市里的人想着买房子,农村人也一样,宅基地上盖一栋自己满意的楼房,是大多数农民的梦想。
几位舅舅家庭条件不算很好,但也都不差,盖一栋红砖+预制板的小楼房,会欠点钱,但也都能够负担。
小舅舅读过高中,高中毕业之后出外打拼,又没有儿女的羁绊,他的条件是几兄弟当中最好的,也是最早盖楼的。
一栋层半的小楼,上下各三间;主卧,客厅,次卧的布局,上下都一样,最上面半层是储物的。
小楼旁边一排三进小平房,分别是厨房还有外公外婆居住的的地方,另外一间被设计成猪圈跟厕所。
猪圈里没养猪,不过养了好多鸡。
白墙青瓦,很符合徽派建筑的风格,除了没有马头墙,石雕这些。
不过这些在村里的祠堂,也是能见到的。
“叔大,姐;人接回来了,一家三口都到了。”停好车的张庆峰朝小平房方向喊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