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后又被拿起,把饭赶回来。 信中,张绣言辞恳切,不愿再血战,徒增伤亡。 并且言明了当时扰乱百姓,实则是无奈之举,因为他们军中无粮,将士即将兵变,恐兵将变为贼匪,才向百姓借粮,但并没有肆无忌惮的杀人屠戮。 是以,深感曹公威势,想要乞求归降大汉。信中还提及了其叔父张济对汉廷立下的汗马功劳。 “嗯……他还说起了当初陛下曾言说,不追究其叔父之罪,且论功绩封爵,哈哈……” “诸位,怎么看?” 曹操拿着书信向诸人面前一扫,让他们来决断。 这次出征,细细算来应当是自己最为轻松的一次。 本来打算只带荀攸一个新征辟到身边的谋臣,也是为了给文若一些回报。 谁知道,来了这么多人!也不知道是谁拉起来的主意。 郭嘉、程昱、荀攸、董昭、陈群,还有一个张韩,此次来的谋臣里,虽说董昭不善此道,可对人心猜测,荆州局势的判断,却也能说道一二。 此时,郭嘉拱手道:“不纳,则可令张绣心中慌乱,再生惶恐,以为主公志在破城。” “如此,恐怕还会引得他们奋力死守,因而,在下觉得不智,或许可以纳降。” 张韩站出来叹了口气,道:“奉孝兄,所言极是,我本觉得可将他们困死于城中,可既然能够完整无缺的得到宛城,自然不需再灌城厮杀,徒增伤亡。” 程昱闻言,也是默默的点了点头,“不错,在下也附议,不可徒增伤亡,既然他愿意归降,此时接纳应当是最好的机会。” “主公,在下附议纳降,让张绣让出宛城,迎我军进入城中。” “不过,他归降乃汉廷,其实是听从天子诏书号令,这书信写来也并非是败降书。” 降书之间,亦有差别。 败降的投降书是因为已到了兵败如山倒、无法挽回的时候,所以将城池、兵马全都拱手相让,因此要换防。 但是张绣手中还有两万兵马,他所说的归降,是日后这两万兵愿意听从汉廷调遣,为许都天子驻守在南阳宛城。 也就是他们不会撤防。 而是曹操进城,这样无形之中就增添了许多危险。 这些话,是张韩这一路曾经多次的进言,甚至已经到了让曹操有些不以为意的地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