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司马朗,如今被征辟到许都府做长史,而司马懿未得征辟。 他们一家,得到曹操暗中照顾,家族欲走仕途者,名声都非常好。 这并非是曹操有意拉拢,而是当年曹操初为雒阳北部尉,便是二人之父司马防举荐。 他必须要报答司马家的举荐之恩,在此世,举荐恩情很重,即便是司马家一直暗中与曹操作对,曹司空也不会杀人。 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也会选择将他们客气送出许都。 “大兄,”旁边年轻的司马懿凑近道:“你说,设立校事府,到底是为了什么?” “治安。”司马朗言简意赅,不予多答,这位司马长史,面宽而方正,一脸正气之相,又略有鲁莽之感,身材较为魁梧。 昔年在长安时,就已被董卓征辟为官。 司马家的运气,当真不差,虽几经波折,但在长安诸多家族受欺压时,司马朗竟然因为长得与董卓亡故的一子有几分相似,所以未曾遭难,反而活得很好。 到了许都,又因为掌控许都十万兵马的曹操,是早年司马朗举荐之人,得了便利,地位颇为特殊。 司马朗为人精干又诚恳,从不做逾矩之事,一家数代没有政敌,于是正可中坚于浪涛,屹立不倒。 “呃,我觉得不该这么早评断……”司马懿却冷不丁,悄然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说法。 “什么意思?”司马朗回头看向自己的弟弟,仲达从小不显山露水,但其实他的天资很是聪慧。 看似平庸,其实心中往往藏有志向。 “兄长,愚弟认为,今日之案断下来的结果,才能决定设立校事府是为何。” “细说。”司马朗还是不明白,他喜欢将话挑明,不喜在话语之中不断猜测。 “今日,乃是张君侯贪墨揽财之事,以校事严查,又大理寺卿亲审,若是确有其事而维护,则失公允,便是司空设立的鹰犬之府。” “若是确有其事,而严肃查办君侯,则显公允。” “若没有此事呢?”司马朗接着问道。 “若是子虚乌有,那便看给出的结果如何了,今日在场这么多士人、贤士,又不乏青年才俊,总要有一方能分出胜负来。” “校事府初设时为了什么不重要,今日的结果,很重要。” “此结果一出,便决定了今后它是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