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为了稳住皇帝的宝座,皇帝不惜儿子自相残杀,皇家无父子,也是在这个皇帝的身上显而易见。 真是一个冷血的皇帝,连自己的儿子的生死都不顾及。 九皇子可没有其他俩皇子是势力,韩王雍王外家都有实力,只有九皇子英王,没有外家,九皇子是没有助力的。 蔺箫为了郭兰图就要好好地保住英王。 英王下江南了,蔺箫只有跟去。 跟去的还有雍王韩王的杀手,死士三百多人。 九皇子英王的暗卫只有五十多人。 还有皇帝给的御林军二千人,御林军可没有暗卫和死士的武力,虽然也是武人出身,可是他们就是官兵,因为他们是宫廷侍卫没有上过战场,又是官宦家的子弟,虽然平常训练有素,可是还不及战场上的老兵,勋贵子弟都是怕死的人类,哪有战场上的勇士有战斗力? 怎么英王也不是那俩王子的对手,皇帝既然愿意扶植英王,怎么就不考虑他的生死呢? 这一世蔺箫对古代帝王的心狠抱着不喜的态度。 她要英王活下来,为了郭兰图也要让他继承皇位。 江南离着京城三千多里地,路上山高水险,横渡长江是最凶险的。 过淮河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凶险,英王的人不禁松懈下来。 蔺箫早就探到雍王和韩王勾结了水匪,在雍王横渡长江的时候下手。 水匪善水性,长江匪患横行,再加上二王的杀手死士,英王是板上钉钉葬身江水之郑 蔺箫看到他们松懈,只有给雍王一个提醒让他警惕过长江的时候水匪官军勾结的计谋,雍王虽然还是警惕性极高的,担心被人下毒手。 可是没有想到官匪勾结的情况。 雍王知道给他消息的人是谁,就是救了他两次的那个神一样的人。 他的话让雍王百分百的信服,临来蔺箫已经提醒过他,让他防范水患,他没有想到是水匪。 但是他听了蔺箫的提醒,带了很多水上作战的武器,充满气儿的裘皮囊,因为自己的暗卫都是旱鸭子,为了防止自己的暗卫落水沉底,每个人都要有一个皮囊。 训练暗卫是多不容易的事,他看不想他们伤亡,可是遇到了强敌,怎么也是躲不过的。 英王韩王怎么想到在船上动手?你就是因为英王带的二千御林军,如果在陆地宽广的地方二千御林军,会拖延他们的死士暗卫的行动速度,英王可以逃遁。 在大船之上,因为是逃不掉的,因为的水性在长江里是行不通的,水流湍急,好水性的水手,也会丧命的。 何况英王没有在长江中涌过一次的菜鸟。 老爷想让他逃生都不济其力。 何况他们二王的兵力加上江纺几千人,不把英王化成齑粉就是他们废物。 船在长江驶进,开始还是太太平平的,逐渐的江面上的船只多了起来,慢悠悠的往英王的大船靠拢,开始看不出什么,都是不大的船,随后还是出现了几个大船,逐渐的行驶到了离英王的大船越来越近。 英王带的二千侍卫的船只占了四十个船只,赶紧挡住英王的大船,阻止别的船只靠近,别的船只就没有再靠近。 江面上的船只越来越多,光化日之下敢杀英王的人,只有那二王,就是水匪也不敢劫英王的船只。 况且英王是钦差,哪个那么大胆敢对抗皇命,截杀钦差就是对抗皇命,谁不怕祸灭九族的大罪。 这些人如此大胆,仗的什么? 不言而喻,就是仗势牢靠,干完了,也不会被追究。 是有人给他们做了保障。 可是他们只记住升官发财,没有想到英王出事会被冠上水上匪患的罪名,长江的水匪从此会被斩尽杀绝。 水匪横行惯了,朝廷经常剿匪,就是没有成效,还有官匪结合的勾当。 水匪们没有把朝廷及皇子们放在眼里,以为杀了就算白捡,也是官兵懦弱惯了,把水匪惯上了。 那些个剿纺哪个不是怕死的贪官,就是得过且过,谁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拯救受苦的百姓,当官只是为了发财,可不是为的去死的。 给朝廷办事为的是俸禄,可不是真的会为朝廷效力的只要样应付过去,虚报点剿匪数目,就能得到朝廷的封赏,只要自己得利,谁管别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