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凉州同乡之会,英才齐聚-《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第(3/3)页

    既然这些人愿意听,王羽自然愿意讲,而通过王羽的讲述,他们对王羽的敬佩越看越深,再这样的局势下,即便是换成了他们,在拥有如此强大背景,也做不到现在的样子!

    这就是实力差距!

    这一刻,王羽真正凭借能力折服众人,而不是靠着他太原王氏少族长的身份,从这一点来看,他已经开始成长了。

    很快,几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二月底的鸿都门事件。

    当时,刘宏下诏,令置鸿都门学,在其中画有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像,下诏州郡三公推举征召诸生其诸生,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有封侯、赐爵者。

    鸿都门学,因设立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可以得上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以尺牍、、词赋、字画为主要学习内容。

    其实,灵帝设立鸿都门学的主要意图,还是培养一批为己所用的政治势力,用来防范朋党,强化自己的政权。

    这个时候,情况严重的“朋党之风”使得朝廷,对中央部门以及地方州郡失去了控制力,选举制度也运转失灵。

    灵帝深知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要改革选举方式,选拔出一批没有朋党关系,且忠于自己的人才为己所用。

    而鸿都门生大多出身寒微,不仅如此,他们是以才艺作为入仕途径的,大多没有那种家传经学、世代为官的家世背景,和相应的盘根错节的关系。

    这些鸿都门生,恰好符合灵帝的要求,因此他不顾朝臣的强烈反对,对鸿都门生委以重任,“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

    但刘宏的这番举动,彻底把那些士人君子们给惹火了,一个个纷纷愤怒不已,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羞耻。

    其实,这些士子早已知道,刘宏会设立鸿都门学,但他们没有想到,刘宏会如此冒下之大不韪去做!

    下人都知道,当今陛下刘宏喜欢文学,甚至,自己亲自撰写辞赋《皇羲篇》五十章,不能质量有多么惊才绝艳,但绝对还是可以称得上,颇有水准的作品。

    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宏直接下达诏书,特招辞赋出众的太学生,待制鸿都门学下,其后又将善于尺牍,以及工书鸟篆之人,也招入进来。

    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因此引来很多无操行趋炎附势的人,都在鸿都门学任职,喜欢讲一些地方风俗、乡里事。

    灵帝因为非常高兴,所以在没有辨明这些人好坏的前提下,不按常理来提拔他们,让本就不满的朝廷大臣,瞬间变得更加不满了。

    不仅如此,这些人还没有任何底线,其中就有几十个,普通的市井民,谎称自己是宣陵孝子,都被授予郎症太子舍饶官职。

    当时,常有雷霆疾风,伤树拔木,地震、冰雹、蝗虫为害,而鲜卑又侵犯边境,百姓为劳役赋税所苦。

    所以,蔡邕上书七议事,就特别提到了这件事,只不过未被皇帝采纳,甚至差点被宦官陷害,如果不是王家在暗中用力,蔡邕恐怕还要远避江海了。

    “诗词歌赋,不过是道,乃是我等文人墨客闲时,用来助兴起舞罢了,于国家大事有何益处,如今竟然也能堂而皇之成为进身之阶了?”

    一提到此事,张恭第一个不高兴,于是大声质问道。

    他与张奂毕竟是同族,尽管血缘关系已经淡薄,但该有的感情还是有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自然可以向张奂学习经学,可以已经到达精通的地步。

    再加上,张奂尚在人间,只要张恭在太学成功毕业,就会立即回到敦煌家乡,通过举孝廉的方式为官。

    而历史上的张恭就是如此,他举孝廉初为敦煌郡功曹。

    东汉末年,河西大乱,太守马艾卒官,张恭因此被众人推为代理长史,遂派儿子张就请曹操委任太守,直至新太守到任。

    魏文帝时拜西域戊己校尉。

    魏明帝时去世!

    纵观张恭的一生,虽然无法到达封疆大吏的地步,但是牧守一郡之地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事实也是如此。

    【叮咚,张恭巅峰五维属性,统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