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感慨了一下,老支书这边也提了要求,供应紧张是全线的。 丝绸完全属于奢侈品,供应量很小,但李胜利也改变不了这种现状。 卖估衣的货源,也不是他说了算的,有什么就卖什么,才是卖估衣的现状。 不过老支书的提醒也算是及时,信托商店里的老旧衣物,最近也得赶紧往回运了,不然就没机会了。 只是眼巴前春采才是关键,半月时间,上万工时,可不能白白的丢在了山里。 万一弄个入不敷出的结果,就与李胜利的初衷不符了。 在马店集装上十几口铁制的行军锅,再装了一些工具,搭上六只刚宰好的羊,李胜利跟赵满奎又急匆匆的奔山上村而去。 “胜利,这些好东西,洼里也有吧?” 车上,赵满奎扫着后视镜里的好东西,肯定也是垂涎欲滴的。 “德行,这事问问区武装部的人,不成我从城里给你找点关系,看能不能从各区的武装部那边,淘换一些库存的洋落。 这些东西,存着就是破烂儿,咱们出钱买下,总好过烂在库里。 天天瞅着这些玩意儿,也怕武装部里的那些货,经不住诱惑倒卖军资,把自己的家伙事儿交待了……” 给赵满奎说起武装部库存物资的事,李胜利这边就得解释好了,不然难办。 倒卖军资跟帮忙处理库存,对赵满奎而言可是结果截然不同的,弄岔劈了,容易内部出乱子。 “这成,区武装部里,也不老少这样的物件,说的不错,留着就是祸根,都让那些个不着调的倒卖了……” 对于李胜利的说法,赵满奎也比较赞成,清账清库存,起于大队、公社,最终延续到了城里。 纸质的记账凭证,漏洞还是很多的,城里有投机倒把的,各单位也有这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只不过后者的风险更大一些,抓着是要枪毙的。 “老哥,回去之后,安排几车粮食去山上村,账目记清楚,折钱也好、还粮也罢,不白出,另外再给你加点利息。” 山上的春采,除了住在山里需要的物资之外,还需要粮食。 采药可不是什么轻省活计,纯吃瓜干或是地瓜面的窝头,马店集的社员干不几天,就会撂挑子的。 瓜干或是地瓜面窝头,偶尔吃一次算是改善生活,连吃三天,好人也得上酸水,吃上半月,就请等着马店集的社员骂娘吧。 李胜利的话让赵满奎一愣,车速都放慢了一些,才问道: “胜利,山上还欠着公粮呢,咱们少给点就不用记账了。 无非咱们手里的余粮不少。” 赵满奎的话,也就是现在人淳朴、纯粹的体现,像后世那样,讨饭的不要吃的,慈善为了牟利不同。 现在有些人出来讨饭,可真是比在家里挨饿强,起码出来之后,饿不死。 遇上讨饭的,但凡家里条件允许,或多或少的都会接济一些。 原因也简单,都是苦过来的,谁都清楚故土难离,一旦跑了出来,那是真的活不下去了,自己饿几顿,给人一个活命的机会。 这在许多人看来或许不好理解,但送的人清楚,这一丝善念传递下去,弄不好将来就会惠及自身。 “老哥,你这是把山上村当做讨饭的了。 这可不成,咱们这是做买卖呢,这次春采,只要能剩钱,送出去的粮食给洼里三成利。 万事讲究一个无利不起早,尽弄些一碗水端平,人哪还有心气干活? 老哥,村里也是一样,我看山上办的就不错,老老少少只要能动就得干活,不白养人的。 多劳多得才是道理。” 这也是李胜利跟赵满奎世界观不同的地方,赵满奎讲的是情义,后世来的李胜利看到更多的却是利益,没办法的事,早晚都要到那一步的。 “这我明白,就是跟公社说的有些不太一样。 部队里也是这样,好枪要紧着枪法好、胆子大的人使唤,手艺不成,就只配拿拉不开栓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