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佣兵七千的李大官人-《警花追我到元朝》


    第(1/3)页

    这一道社主令,向海东移民明确解释了“三堂”的职能。

    移民们很快也都明白了。

    警堂的警士,就像是官府的捕快。专门查案侦缉。法堂就像县太爷的审案大堂,专门来审理案件。检堂,是什么公诉衙门,替百姓上诉大案,并监督执法和审判。

    也就是说,以后有了大案,就是“三堂会审”。

    社主令中还说,律法上暂时沿用大宋律。这倒不是李洛和崔秀宁偷懒,而是重新制定一部法典绝对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更不是一件小事。

    为了稳妥起见,暂时沿用才是最现实的。而且继承了发展了,是封建时代很成熟的综合性法典了。更重要的是,流传很广,刊印甚多,百姓大多比较熟悉。

    “三堂”的办公地点,也是公司大院内的单独院子。

    被任命为警堂主官的,是蔡鹞和丁颂,听说都是夫人的学生,年纪还都不到二十,就出任“堂官”,真是让人羡慕啊。

    被任命为法堂司堂的,是原来的一个村长齐全义,中过秀才,当过县太爷的刑名师爷,熟悉。不过,法堂的另一个主官监堂,也是夫人的学生成栋。

    被任命为检堂主官的,还是夫人的学生,名叫汪沛和裴辛,都是十七八岁的后生。

    看来,这三堂的抓总人,就是夫人自己了。

    让百姓更关心的,是附带的招募令。招募令宣布,首批招募警士二十人,法士十人,检士十人。全部要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能识文断字者。警士还需要身体健壮。

    其中还规定,二十名警士,有三个名额是女警。

    消息传出,几乎所有满足条件的人,都竞相来报名。仅仅招募令下达后三天内,就超过了两百多人。

    经过崔秀宁亲自筛选,最后由李洛象征性的拍板,终于收录了四十人。

    这些人将一边上岗一边学习,老师就是他们的堂官。

    至此,海东司法体系算是搭建起来了。

    这几天,之前进山参加斩首行动而中了瘴气的战士,经过各种具有抗生效果的中药治疗后,大部分痊愈。可是仍然有八人病死。

    这八人,有三个女真人,四个汉人,一个契丹人。他们都是曾在李家坞堡参加训练的乡勇,说起来也算熟人了。

    李洛和崔秀宁很有些悲伤,两人亲自参加八人的葬礼,集合所有将士出殡送行。

    然后,李洛宣布修建“华夏英烈殿”,授予八人“华夏英烈武士”之名,亲自题写碑文:华夏武道楷模。

    严格来说,这当然是过誉了。但李洛不想放过任何塑造“华夏武道人格”的机会。平心而论,他这次真不是为了收买军心。虽然这么做的确让军心更加坚定,士气更加高昂。

    在李洛看来,他的兵一定要“生荣死哀”。虽然目前还达不到这个高度,但一定要追求这个标准。

    没有领先武器就成不了强军?如果是这样,那这样的民族又怎么能算真正的优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