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四百名武士一起按刀喝道。 宗盛明猛然站起来,矮小精壮的身躯挺的笔直,腰间太刀霍然出鞘,闪过一道炫目的雪光。 “那么,诸君,就带着岛上的足轻和农民,如同飞蛾扑火那样,向登陆的元寇,发起决死之战吧!拜托了!” “嗨!!”数百武士雷鸣般应答,轰隆隆冲出国司府。 然后,宗盛明回过头,看着已经一身盛装的妻子,声音悲怆的说道:“清子,你准备好了么?” 清子流泪点头,跪下拜道:“那么,就和您在黄泉相见了。请您,一定不要忘记我的样子。” 宗盛明点点头,深深看了清子一眼,然后大步出门而去。 清子呆呆看着宗盛明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就取出早就准备好的白绫,在两个侍女的帮助下,悬梁自尽。 一群侍女跪下磕头之后,也纷纷悬梁自尽。 就在宗氏家眷纷纷自尽之际,宗盛明已经率领仅有的一百骑兵,抱着必死之心,向元军登陆的海岸而去。 日军骑兵的战马,不装备马蹄铁,而是装备“草马鞋”。他们认为,“草马鞋”比马铁蹄更轻,奔驰起来声音更小,有利于冲刺和奔袭。 所以,宗盛明的一百骑兵奔驰起来,不是“哒哒哒”,而是“噌噌噌”。 之前派出去的数百武士,此时也纷纷背着靠旗率领足轻和青壮,与宗盛明的一百骑兵汇集在一起。 等到海边时,已经汇集了三四千人。当然,大多数都是青壮农民,很多人连铁制武器都没有,用的只是竹枪。 但是,人数虽然不多,却有上千面靠旗。这旗子一多,看上去也颇有威势。 宗盛明的战术,仍然是日军在擅长也最常用的“一骑打”和“散兵战”。也就是所谓的斗将,捉对厮杀。 后世日本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书中有大量的“一骑打”。 日军并不是不懂阵法,但一直对“一骑打”情有独钟。这是因为日本武士太过于追求个人勇武,战场表现欲太强。 日本武士在战场的心理,非常独特。他们带着悲情主义的意念,将自己的“兵名美誉”展示给人看,就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 他们的观众,不光是自己的战友,也包括敌人。一个将领的“兵名美誉度”是否成功,胜败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勇武无畏的人格。 战场,也是演绎个人勇武人格的舞台,不能让同伴失望,更不能让敌人看不起。甚至,他们更重视敌人的评价。 这种源自华夏古典****的“武格”,在宋代消失后,却被日本继承并发扬,演变为后世的武士道。 宗盛明带着“几千大军”,来到海边时,顿时口等目呆。 只见海上如山如云的舰队黑压压的一片,一眼望不见头,真是桅杆如林,白帆蔽日。 一股强大的气势从海天之际而来,如黑云压城。 “呜呜——呜呜——” 船上传来的号角,声达天际,雄壮无比,隐隐听见无数马嘶声传来。 虽然正是盛夏,但宗盛明却感到浑身冰冷。 如此强大的敌人,神国这次,真能幸免么? 但是,宗盛明却毫无惧意。很快,他浑身的血液反而熊熊燃起,握住太刀的手,青筋暴露。 这个男人,本来就是来送死的! 他要轰轰烈烈的死给元寇看,让敌人知道,日本,不—可—辱! 宗盛明取出一柄折扇,在马上打开一舞,吟道:“千舟万舸蔽日来,妖氛如云遮海天。我辈捐躯向东死,七生报国泣杜鹃。” 武士们纷纷取出折扇,各自吟诵自己的绝命诗。而那些不识字的文盲足轻和农民,却又是羡慕又是自卑的看着武士们吟诵绝命诗。 看看人家武士大人,死都如此风雅,而他们呢?估计是“犬死”吧。 看到武士们一脸悲情的流泪吟诗,宗盛明很是满意。日国以悲情为美,他们固执的认为,悲情拥有的力量,是乐观豪迈永远达不到的。 等到宗盛明等人表演完毕,高丽军已经率先抛瞄登陆。 宗盛明端坐马上没有动。既然是飞蛾扑火般决死,那就大度点,让敌人上岸排开阵势再攻击。反正他兵力太少,也不可能把元寇堵在海滩上。 就算此时发动攻击,元寇船上的石炮,床弩,弓箭,还有那可怕的炸罐和火筒,就能让他全军覆没。 还不如等元寇上岸,真刀真枪的“一骑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