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


    第(2/3)页

      至于理由还是跟以前一样:张绣绝非池中之物,威胁更胜袁绍、刘表、刘备等人,需要早做准备。

      赵云乃绝世猛将,便是关羽、张飞与其相比都要略逊半筹。

      至于诸葛亮,此时看来虽然不甚起眼,但荀彧却认为这个少年亦是不逊于贾诩的奇才。

      所以两个都能留下自然最好,等同于是断了张绣的左膀右臂。

      要是赵云实在勇到不行,那就把诸葛亮留下。

      但曹操却有些犹豫,想到这里,便开口问道:

      “孔明,吾再问你一次,汝可愿离开张博超,替吾做事?”

      曹操一副真心的模样,“若你答应,某可立刻拜你为尚书令。”

      诸葛亮闻言有些惊讶,下意识望向荀彧。

      却见后者正对着自己微微点头。

      此时的尚书令可是荀彧,曹操替自己许下这个官职,事先肯定是跟荀彧通过气的。

    
  荀彧此时的表现也明了这一点。

      “早闻颍川荀文若善识人,如今看来果真名不虚传。”

      毕竟除了张绣之外,这还是第一个如此重视自己的人。

      要知尚书令为五曹尚书之首,职轻而权重。

      虽然有大将军、三公录尚书事,使之受到制约,但大将军袁绍远在冀州,三公更是唯曹操马首是瞻。

      如果如今的曹操无丞相之名却有丞相之实,那么尚书令就是丞相团队的核心。

      荀彧肯把这个位置让诸葛亮,别诸葛亮自己,就是曹操和郭嘉、程昱等人皆是十分震惊。

      然而曹操对诸葛亮的招揽注定不会成功。

      且不提他有着想要篡汉、以曹代刘的心思,就是冲着他在徐州的所作所为,诸葛亮投靠谁都不可能投靠他。

      因此面对曹操充满诱惑力的招揽,诸葛亮只是回了一句:“曹公好意亮已心领,然张将军对亮有知遇之恩,亮实难辞之。”

      曹操闻言倒也并不遗憾,毕竟他早就想到这个结果。

      只是下一刻,原本笑吟吟的他突然转为严肃,“若我要强留伱呢?”

      他的目光扫过赵云和诸葛亮带领的千人队伍,淡淡道,“只凭他们,怕是保不住你。”

      诸葛亮:Σ︴

      这句话好熟啊!

      怎么你们许昌人都喜欢这一套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