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一代墨家巨子(上)-《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第(2/3)页

    仅仅经过一场宫中奏对,齐威王便拜孙膑为军师,拜易承为齐国道家理综门人,入住稷下学宫。

    易承对齐威王的映象不差,虽然他之前并没有见过战国时期的君王,但是从很多国家的政策,就能看出国家的君主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齐威王是一位很有魄力的君主,这是易承第一次见他时最直观的感觉,果然能说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君王确实有两把刷子。

    而齐国的一系列政策,都能看出这位君王是有着自己的想法,广开言路,招揽四方英才,创办稷下学宫,百家于此争鸣。

    虽然这些改革最终没有让齐国独霸天下,可在历史上还是留下了齐国独特的文化光辉。

    孙膑被拜军师是理所应当的事,毕竟鬼谷弟子的身份,让他在战国之中的名声很大,但易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年,只是因为在大殿上用后世人的眼光侃侃而谈几句,就被赏识拜入稷下学宫,易承是万万没有想到。

    他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入住稷下学宫,摇身一变成为齐国公务员,偏偏除了易承自己以外,所有人都认为理所应当。

    在这个知识与眼光匮乏的年代,只要是稍微有些口才,再加上一定的战略眼光,都可以在各国国君中混个脸熟。

    易承也终于明白,为什么鬼谷门下的都喜欢搞纵横捭阖了,原来游说帝王真的是一件一本万利的买卖,只需要你会吹牛,而且吹的让别人相信,帝王就愿意给你投资,当你的天使投资人。

    从樊楼到城外的稷下学宫不到十里,易承很快便到了,马车停在稷下学宫的偏门口,易承下了马车便走了进去。

    偏殿在一处荷塘边,如今已是七月,夏日炎炎,满池荷花开的正艳,看着那些粉白相间的荷花点缀在墨绿色的荷叶中,清风拂过,满塘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走过荷塘,推开偏殿的大门,易承就看到了跪坐在一张松木矮几旁的孙膑。

    他穿着一身白色齐国士子服,头戴黑色金丝长冠,整个人散发出一股儒雅之意,只是那双断腿显得有些触目惊心。

    “这几日听闻文弟常去樊楼游玩?”孙膑抬起头,看着易承和煦的笑道。

    “夏暑难耐,登高吹风,稍解暑意罢了。”易承也笑了笑,之前一个多月同吃同住,让他与孙膑,禽滑釐等人结下了不错的革命友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