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匹绢是42尺。 按这来算,夏税七尺绢,价值三百三十三文钱,因为三口之家,只有一个成年丁,所以夏税丁绢钱要交三百三十文钱。 如果家里有两个丁,即两个成年男子,就要交六百多文。 另外还有丁盐钱,大概一丁一百六十文,两个丁就是三百多文。 所以夏税七七八八算起来,再加上刚才赵与芮过的乱七八糟税都算进去,老百姓的负担相当之重。 之前有人古代家里普通百姓二十亩田也未必能活,不是粮食不够,是税太重,只能卖粮凑钱。 若遇到灾,甚至要卖儿卖女来凑钱的地步。 现在夏秋税全免,田少的老百姓是相当受益,也非常振奋,民间到时肯定是一片叫好之声。 这极大的减轻磷层田少百姓的负担,真正做到了为民减赋。 两宋也有很多好皇帝,最有名的就是仁宗,号称爱民如子。 但真正做到为民减赋的,也只有现在的赵与芮。 赵与芮第一个政策完,现场再次哗然,李宗勉和魏了翁两人站了起来。 接着李皇等人也陆续站起来。 其他人莫名其妙,但很快大伙反应过来,纷纷站起身。 李魏两人整了整衣服,带头走到皇帝身前。 扑通,重重跪下。 “臣替下万民,叩谢陛下,陛下仁心爱民,真乃千古明君,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宗勉先,接着其他所有人纷纷跪下,高声齐唱。 赵与芮都看到李宗勉和魏了翁两人眼睛都红了。 这两人也是真心为百姓着想的,被皇帝减赋的政策给深深打动。 两人其实很早就想向皇帝提议减赋,但朝廷每年开支都是负数,也不敢提。 这次皇帝主动提出来,绝对会成为两宋历史上最震憾改革之一。 他们这些臣工们有幸活在这个时代,并和皇帝共事,同样都会留芳千古。 至于朝廷以后的粮赋会不会够用,他们相信以皇帝手段,肯定没什么问题,皇帝没有把握,不会做这件事。 这两人是相当信任皇帝的能力。 “哈哈哈,伱们两人,终于知道朕是千古明君了。”赵与芮洋洋得意,上前扶他们起来。 之前朝中只有梁成大,和赵汝述这两个大奸臣,在叫赵与芮是千古明君,其他大臣都叫不出口。 毕竟李魏他们还是要脸的,不像赵梁两人不要脸。 李魏等人听到,都是苦笑。 皇帝让他们继续坐好,又道,下面还要继续改。 后面是户人均三亩到十亩的,夏税减免,秋税亩五升。 各封建皇朝在征农业税时,向来是一刀切,不管气灾难,设了个数额,到时就要征收。 如果因灾失收欠收,通常就要逼的老百姓卖儿卖女卖家卖田来偿还,更容易激起民变。 赵与芮肯定不能这么干,所以设定了其他的条件,只要当地制置使司和朝廷两方面认定某地域遇灾年,欠收失收,且亩产在一石以下,就可以免税。 而且他还同样减免了夏税,这条税法对家中有田产,几十亩,人口又比较多的也很友善,夏税免了,秋税又少,才征五升。 到时民间肯定又是一片歌舞颂德,皇帝万岁的声音。 李魏等人纷纷点头,皇帝对田少的百姓很照顾,这税估计已经是历史各王朝最低了。 而且,这两类百姓占据了南宋百姓的绝大多数,但占据的田地,却只是南宋的少数。 但这里免掉的税怎么办?以皇帝的德性,肯定要从其他地方补回来。 所以从下一级开始,就对有田者不友好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