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膛线有点难-《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第(2/3)页

    整体性能可谓质的提升。

    赵与芮拿着枪带着两个儿子又到了外面靶场,试了几枪,都没有哑火,非常满意。

    “现在一个熟练的枪手,多久能打一枪?”赵与芮打完后问。

    “回陛下,少了装药池的环节。”唐波道:“可以节省好几息时间,打的快的枪手,大概十几息左右就能射一轮。”

    现在熟练的宋军基本能达到一分钟四发,有厉害的甚至十二秒内能完成,达到一分钟五发。

    别小看装药池这步,挺耗时间的。

    以前宋军拿出定装弹药,先得捏住中部点火药和引爆药的线,然后打开药池,小心倒下一部分,还得担心倒多了,倒少了,看着标准线倒,然后再把余下的往枪膛里倒。

    这个过程最少得五六秒钟。

    现在省了这个环节,一股脑儿往枪膛里灌就行,这也用不了多少时间。

    灌进去,拿捅条捅,速度快的话,十秒内就能完成。

    但是,赵与芮显然还想更快。

    如果不用灌进去拿捅条捅,岂不是更快?

    所以就需要膛线和子弹,以及后装方式。

    元贞四年赵与芮也提出了膛线和子弹的的概念,然后唐波提到有个叫许厉的匠人,也提到了后装,当时赵与芮也是大喜,专门下令提升了许厉,从工匠提升为匠师,成为火器局部门主事,从六品官员,专门给他一批人,研究后装及圆椎形子弹和炮弹。

    当然,赵与芮也和许厉说了事后世的经验,通常是按照逐步发展来的,因为以现在大宋的科技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

    赵与芮很快又来到另一个区域。

    许厉也带着几个工匠在等着皇帝陛下。

    现场有火炮摆在地上,他们将向皇帝陛下演示新型的木托炮弹。

    之前的炮弹和火药一起在炮膛里时,中间的空隙是比较大的,因为炮弹圆形,而且受到的压力面积也比较大,承受的压力则小,这导致炮弹射程有限,飞行也不稳定。

    后世逐步改成圆椎形炮弹,炮弹越飞越远,几十上百公里都能打,就是这样逐步发展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