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以前朝廷只有成年男女才算丁口,只算两人,现在他未成年的儿女都算在内,即四口人。 按四口人算,他家每年的夏税是输绢四匹,秋税亩一石四斗。 后朝廷鼓励百姓多生子女,如果家中有五口人的,即有三个孩子的,不再增加秋夏税,同时可减一成半的秋税,还会补贴每月两斗米。 冯伟家中几百亩田,其实不在乎米的多少,而且一成半的连一匹绢都没有,所以一直没生第三个孩子,也不在乎这些补贴,如果是普通百姓,肯定愿意多生孩子,人口多了,朝廷还会有其他优惠。 而当兵之后,直接秋税减一半,少了两匹绢,这可顶好几石粮的。 冯伟之所以肯当兵,一半是为了家族,一半也是为了自己。 他科举两次没中,心态也有些不好,因为朝廷现在是新科举,他以前学的没啥用。 为了当官,他转而选择当兵,同样有机会成为武官。 冯伟元贞四年到五年一年时间都在福建沿海练燧发枪。 六年出海,驻海南,当时可带家属,冯伟便把妻子儿女都带来到海南。 他去海南晚,第一批到海南的算开荒,都有优待,等他去海南轮换时,已经属于第三批,海南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朝廷在当地的几个府城都建的差不多,港口和造船厂都在完善中。 但很快又来了机会,元贞七年朝廷要往波斯湾派兵,从海南,大员,汉州三地抽调。 这次算是开荒,全军将士的都有优待,有儿子将来有机会当官或当吏,或继承父亲的勋爵。 将士立功是可以封爵的,但大宋一般后代不能继承,宗室王子们也是这样过来的,赵与芮当年也只是平民。 所以他当皇帝后,对只有立下特别大的功劳,对朝廷有巨大贡献才能降等世袭一代,或两代,也有特别可以世袭三代四代的,比较赵与芮让找橡胶树的,这种算特别的功勋。 还有造出燧发枪的工匠,都得到了世袭的奖励。 还有一些和赵与芮起家时的心腹,可能世袭一代两代。 绝大部份都得靠功勋来世袭,没有特别的功勋,是不可能世袭的。 冯伟到波斯湾后,儿子将来大小混个吏员是没什么问题,这是朝廷对开荒将士的优待,他再努力下,立些大功,儿子将来弄个官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加入宋军这几年,他一直在用燧发枪,在海南时,参与过汉州兵马征服当地土著的战役,这次又与蒙军交战,几次战役打下来,他发现现在宋军伤亡率很低,胜率极高,如果不是来波斯的兵马太少,对对面的蒙军简直可以碾压,这证明他当兵的选择是对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