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各方面的消息-《大明,本来想摆烂,结果系统来了》


    第(1/3)页

    关于如今东察合台汗国与吐蕃,甚至是那西察合台汗国的帖木儿的消息,朱楩因为鞭长莫及,只能暂时先记在心里,暗暗警惕戒备一番。

    倒是云南传来了几个好消息。

    比如怒江大桥的建立,别看现在还好像没什么关系。

    但是别忘了朱楩本就有野心要征服东南亚各国。

    可是在云南边境有这么一条怒江的存在,让他即使想出兵大军,也得想想怎么过江的问题。

    说起来,倒也可以选择走岭南地区,从那边入交趾安南。

    以明朝为例,现在的岭南地区一般就是指两广地区。

    所以某位十八子就藩岭南,等于说一口气当了两省总督了。

    甚至现在连海南都被归属于广东。

    恐怕连九大藩王都没有如此殊荣啊。

    这是三省总督来着?

    可话又说回来了,若是真有朝一日要对东南亚各国用兵,朱楩从云南去广西,得绕多远的路?

    何况这是跨省,还有一大堆的麻烦呢。

    真不如自己修一座大桥,想过就随时过去。

    除了怒江大桥以外,思摩甸的消息才让朱楩感到兴高采烈。

    “红衣大炮真的弄出来了?炮弹的威力如何?”朱楩问道。

    红衣大炮的技术其实不难,加上明朝时期已经有本土火器,所以红衣大炮对比本土火炮相比,只是炮管更长,炮管管壁更厚,以及口径更大了许多‘而已’。

    当然了,说的简单,可实际想要打造出来,仍然需要反复去尝试和研究。

    而且红衣大炮应该叫做红夷大炮才对,不过这点细节问题就懒得去在意了。

    朱楩更在意的是大炮威力如何。

    其实炮弹的构造与制造才是最难的地方。

    跟之前的炸药包相似,如今打造出来的只是最原始的实心炮弹,以铁壁装入大量火药,若是想要增加更大范围的杀伤力,还可以填充各种包括石子、铁弹丸或铁片、铁钉之类的东西。

    这要是在万军从中爆开,那威力,简直不要太酸爽。

    除了火药炮弹,还有一种实心的铁炮弹,就是以火药的威力轰出去,最远可达到四五公里的射程,这要是攻城略地时,对着城墙或城门来几炮,什么样的城池能够承受得住?

    若是在城上安装几门,又有什么样的军队能够攻破?

    投石车?没等靠近打击范围,就被一炮轰碎了。

    为何到了近现代,各城市的城墙都被拆了?

    因为在现代的武器火力面前,城墙已经没有意义,除了碍事以外,还要派人看守城门,以及每年要花费不少钱修缮,变得得不偿失。

    “可惜,现在还是缺少经验丰富的工匠,若是能把子弹技术复刻出来,那提升就太大了,”朱楩叹了口气,还有些不满足。

    原因也很简单,现代子弹用的是底火,可红夷大炮虽然威力够了,却仍然使用着最古老的填充方式,顶多比火铳强点,但是也就是鸟铳,也就是火绳枪的级别吧。

    开炮之前,也要往炮筒底部填充并压实了大量火药,然后接入引线火捻进行点燃,以火药的威力把炮弹送出去。

    打一炮之后还要很久才能重新填充。

    这要是底火炮弹,哪怕弄个最原始的克虏伯大炮出来,也能一炮接一炮的连番轰炸了。

    可以说一门克虏伯大炮,抵得上十几门红夷大炮的火力轰炸。

    一想到今后自己拉着一支全副武装的部队,不但打遍大明周边无敌手,乃至开辟战场到整个欧亚各地,以及打到世界另一边,给那些西方蛮子点小小震撼。

    朱楩情不自禁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想想就痛快啊。

    其实以朱楩现在的资源,如果只是想买几门克虏伯,或者所谓意大利炮,都是没问题的。

    可他不着急,以及更想慢慢发展科技,让其成为可持续性的长远战备。

    总不能一直靠着系统治国吧?

    所以科技树这东西不能断层瞎搞,只能按部就班的一步步去引导和开发,这才是王道。

    接下来,沈旺继续在给朱楩汇报工作消息。

    譬如说云南那边还开发出了很多新的商品,比如玉米虽然已经得到了认可与证实,不但产量喜人,而且可以当食物填饱肚子。

    可是人们总不能只吃烤玉米或者‘烀苞米’吧?

    而经过‘某人’的发现,玉米竟然可以研磨成玉米面,这样一来,玉米就真正的进入到主食行列了。

    而且玉米本身就有甜度,很受欢迎。

    还有土豆的存在让食物的选择更多了,尤其是番薯,年底之前就有人以番薯熬成了糖浆,制作成的糖块或甜点也很好吃,关键是便宜。

    毕竟云南是最先种植的试验地。

    老百姓们得到了好处,等到今年开春,恐怕很多人都要种一片番薯地了。

    只是这样一来,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白糖的价值地位。

    本来按照沈荣的意思,是想把白糖的制作进行减产的。

    可朱楩怎么会答应,白糖除了吃,还可以增加火药威力,这可是妥妥的战略物资,哪怕赔钱也得大量储备啊。

    所以云南的甘蔗就有地方使用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