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少女与战车(一)-《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第(2/3)页
亨茨盖上校已经死了。
生物学角度上来说,他还活着,精神层面上,这个男人已经死了。他对任何事不感兴趣,一心只想像个悲剧英雄般死去。
让这样一位师座大人带领部队上战场,结果显而易见。更要命的是,第14步兵师上下不少人对此颇有共鸣。反正怎么着都要死,大家都希望至少能死得体面一点,同时换来家人的安全和优待,这不是更合理的选择么?
目睹此情此景,怎能叫人不为之扼腕叹息。
陆军如今遭遇到的一切,他早在战前就已经警告过了。光靠步兵集群冲击依托阵地固守的装甲部队完全是自杀行为。在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和充足的自动化武器面前,查理曼士兵无法越雷池一步,纵然某处阵地遭到集中攻击出现动摇的迹象,重型驱逐战车和自行火炮也能迅速转移支援。防卫军早已掌握相关射击参数,一进入阵位就能立即进行火力覆盖和直瞄射击,如果有侦察型MDS升空校准,还能进行间瞄精确打击。在这等缜密坚固的防御体系面前,装备后装单发步枪和前装滑膛炮,思想停留在线列步兵战术时代的军队能干什么?
唯一可行的做法是挖掘反战车壕和构筑工事,利用地形分割进攻的战车和步兵,从战车死角发起近距离攻击。或许消极了点,伤亡也必然惨烈,但这是当前条件下能最大限度抵消双方技术差距的办法。可如今却变成了步兵集群冲击掘壕据守的移动堡垒,源源不断的送人头。
简直是发了疯了。
仗打成这样,一线指挥官已经没人再愿意用部下去为对面增加勋章了,他们迫切希望结束无益且愚蠢的单方面屠杀,一部分指挥官甚至情愿背上“懦夫”、“胆小鬼”的指责和被解职,也希望前线保持平静,礼送鬼畜大爷们安安静静出境。
罗兰实在太理解他们了。一线官兵并不畏惧战斗和牺牲,特别是有机会给对手致命一击或是依托堑壕坚守防御战斗的时候更是如此。但他们无法理解在战线相对平静状态下为何还要平白无故送死,特别是伤亡代价远高于防卫军。强悍如查理曼士兵也无法对此坦然接受。一线的老粗丘八们直接就骂参谋本部“咋不上天呢?”。军官们一方面畏于军法,另一方面则饱受精神折磨,夹在两边之间难以抉择的军官只好尽自己所能,“弹性”执行上级的命令,结果不少人因此丢了性命。
直面死亡的一线官兵以现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处境时,指挥战争的上层却以非现实的狂想来应对新型态战争。
陆军军部大楼里气氛热烈,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了开战前的美好时光。
参谋本部的精英们有充分的理由高兴:形势变了,现在形势好得不是一星半点,而是一片大好!查理曼查理曼一天天在好起来,鬼畜们一天天在烂下去!
怎么可能不好。敌人正在撤退,奥斯托利亚的物资源源不断输入国内,攻略瓜达卡纳尔的“MO作战”正在有条不紊的准备,鬼畜们很快就要顾头不顾腚。征兵站挤满了踊跃参军的热血青年,新部队的整训顺利,金圆券即将发行。这边形势好得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前线居然端起一盆冷水就朝头上浇。参谋本部和大本营当然不能忍。
态度好一点的慰问勉励几句:“本官和大本营理解前线的困难,值此国家危难之际,众将士应精诚团结、忠君勤王……”
态度不好的直接就骂了:“你滴,真正滴军人的不是!”、“你们还是不是王**人?”偶尔还会抡圆了胳膊怒赏大耳刮子,边扇边骂“马鹿”。
再恶劣一点,那就是宪兵上门送温暖。不然就是把手枪朝桌子上一拍,递到作战军官面前——自己看着办吧。
形势这么好!你们不发起一波“果敢之攻势”,说得过去吗?
第(2/3)页